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摘要:文学界对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主流评价为“空想”,意为根本无法实现。事实情况是:《天朝田亩制度》是可行的,但《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实行的是以其为方向和最终目标的过渡性纲领。关键词: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空想阶段性纲领逐步过渡现在史学界关于太平天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似乎如出一辙,频率最高的形容词就是“空想”,认为它是无法实现的。此种观点,笔者有小小疑议。1853年〔咸丰三年〕,太平军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发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应该说这是天平天国前期的指导性纲领。现在史学界主流评论是这样的:“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那么,以户为单位,不管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那么,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太平天国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开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1]真的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吗?一、《天朝田亩制度》没有真正实施,何谈“空想”任何一个革命纲领都必须要有长远的理想和现实的意义,后者表达的就是阶段性纲领。所谓阶段性纲领,并不是最终目标,它应该是一个现实的政治目标,以及围绕这一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举个例子,中共二大上指定的革命纲领就是一个阶段性纲领,因此,新中国之前的革命纲领就是实现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即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这期间所有的军事、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策略都是围绕这一阶段性目标而制定的。只要是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即使与长期纲领相矛盾也会毫不犹豫地拿来使用。所以才会有联合国民党抗日决策,才会有分田地而不是土地国有制的土改政策。在无法实施的客观条件下,太平天国只能采取逐步过渡到“耕者有其田”即制定符合当时具体实情的阶段性纲领。当中国处于分裂的时候,任何纲领都必须要向政治现实妥协〔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以一个稳固政权为根底的〕。超越或无视这一现实而把长期纲领当作现实政策依据的做法,就应该被称作空想。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在定都仅仅半年后就充分意识到了这种“现实性”,而对其土地政策进行了全面改革的探索(石达开“安庆易制”,所谓“易制”也就是现在说的“改革”)。那之后,太平天国实施的“照旧完粮纳税”制度就是阶段性纲领,它从1854年公布之日起在长达十年时间内一直在其全部统治区得到全面推行和落实。其实土地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耕者有其田”,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在“照旧完粮纳税”的根底上,可以明显看出不断向后者推进演变的脚步。妥协只是暂时的,而且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也没有因为暂时的妥协而停止前进的摸索,在某些方面有重大的突破。“照旧完粮纳税”制度先是改以“按亩纳粮”的方式表达出来:“至於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5]而后在局部地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颁发新的土地凭证〕,没有继续实施下去并不是因为土地政策本身的问题,而只是政治环境的恶化和军事失利使其失去了实施土壤。政治环境恶化、军事失利造成其政策无法长期推行。太平天国在土地政策方面,既全面实施了阶段性的纲领,又一直在向更高的层面进行实践而且取得了很大成果,并不能算空想。只能说“《天朝田亩制度》曾经具有空想性”,而不能说“《天朝田亩制度》就具有空想性”。简单地说,《天朝田亩制度》本身具有可行性,并不是空想,只是环境没有让它在当时实现罢了。二、太平天国土地政策取得的成绩逐步过渡到“耕者有其田”的可行性安庆易制前,太平天国统治地区因强制推行《天朝田亩制度》造成民怨沸腾,新政权面临全面失去群众支持的危机,而国库空虚,天京城全城食粥,甚至很多地区断盐。照这种情形,不可能支持二十多万军队在千里战线上的粮草、物资、装备。定都天京半年后,东王杨秀清即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行不通,命石达开出镇安庆“抚民”,实际是寻找解决之道。石达开到安庆仅三月,便“军用裕而百姓安之,颂声大起”[6],因为他在那里施行的新政同时赢得农民和乡绅的支持。杨秀清认可了这个政策,请示洪秀全后以《照旧完粮纳税》颁行全国。安庆易制以土地政策为主,兼鼓励保护商业,且赋税较轻,“格外体恤民艰,于尔民应征钱漕正款,令该地佐将酌减假设干。尔庶民得薄一分赋税,即宽出无限生机”[7]。所试行的政策推广到太平天国各属区不到一年,便使得各地一片繁荣,国库充裕,百姓安居,大量的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前方运抵前线,而且也全面稳定了人心。如果没有一套既保护农民参加起义的积极性,又切实可行的土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