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年寒假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方案周卫星寒假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培养能力、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是开展民族传统教育、道德情感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学习体验教育等活动的有效载体。班主任老师要提高认识,加强寒假活动的组织领导,做到周密计划、严密组织、认真落实、确保质量。一、指导思想坚持“小型、就近、安全、高效”的原则,做到以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为依据,以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内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活动安排1、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寒假期间,要通过社会实践、参观访问、征文比赛、及做家务、献爱心等活动,教育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自己的言行与个人荣辱、学校荣辱、家庭荣辱及国家荣辱联系在一起,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2、突出民族精神教育。针对寒假包容春节这一特点,进一步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社会主义新人。要教育学生不参与赌博、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引导他们反对迷信、反对邪教、崇尚文明、崇尚科学,进一步提高辨别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突出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拓展训练等活动,鼓励学生到工厂、农村、科研机构、德育基地等参观考察,参与实践。假期结束后,要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写出实践体会和调查报告。4、突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扎实开展以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的假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规范行为、维护公德、争做好公民。放假前要组织学生认真讨论,自觉矫正不文明、不礼貌、不规范行为。寒假期间,组织开展以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为内容的监察督促活动,根据学生居住范围成立“寒假学生行为监督小组”,通过学生间的监督与纠正,帮助学生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学后,班级组织交流会,总结假期情况,交流体验和感受。5、开展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团队活动。⑴开展感恩教育。继续开展以“亲情假日,回报父母”为主题的“四个一”活动(即买一次菜、购一本书、存一次钱、交一次电话费),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学习在家庭中当一天家,在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的过程中体验父母的辛苦,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以实际行动回报家庭、亲人的关爱之心。⑵开展“情暖社区青春行”主题活动。指导学生深入敬老院、贫困家庭等,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帮助青少年体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实感受。加强“城乡少年手拉手”联谊活动,通过为手拉手小伙伴“写一封联谊信、寄一张新年贺卡、寄一份爱心礼物”等,加深与小伙伴间的交流,共同渡过快乐新年。⑶开展“文明楼道”活动。共青团员要在放假前组织一次校园或公共场所卫生清洁活动,为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做出贡献。继续开展共青团员文明楼道活动,按队员的居住区域组成共青团员文明楼道假日小队,定期打扫居民楼道。⑷开展“我与家乡同成长,争做文明好公民”活动。开展“四不四讲”(不讲粗话,讲文明;不乱扔垃圾,讲卫生;不乘车抢座,讲礼仪;不闯灯越线,讲规则)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⑸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有意义的书、看一部优秀影视片、写一篇好文章、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⑹开展社区“和谐共建、同心育人”活动。班主任教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寒假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寒假期间,要抓住春节这一机会,组织开展“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访民风民俗”、“走进世界优秀文化——探求域外真知”活动,配合社区对学生进行一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教育学生养成敬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