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学习教案.pptx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帝国主义化”、“新殖民主义化”,是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zhōnɡɡuó)家的手段和称霸世界的工具。目前,发达国家更多地通过金融资本对发展中国(zhōnɡɡuó)家经济和金融活动进行控制和操纵。全球化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是由经济学家、银行家、企业巨头和发达国家的政府精心设计的。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是设计和推进全球化的重要机构。——《资本浪潮:金融资本全球化论纲》,中国(zhōnɡɡuó)财经出版社,2000年)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fēngōng)和国际分工(fēngōng)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教材所言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三、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yuányīn)四、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五、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几点启示(qǐshì)思考题一、经济(jīngjì)全球化的表现全球化:1994—2005年资本全球化发展(fāzhǎn)进程世界(shìjiè)贸易额增长情况世界对外直接(zhíjiē)投资增长情况(亿美元)世界(shìjiè)金融交易增长(万亿元)劳务及服务(fúwù)贸易二、经济(jīngjì)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绝对成本: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yīɡè)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就是生产和资本的运动不断越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扩张和增殖的过程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地理大发现与早期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xíngchéng)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xíngchéng)1980-2009年世界(shìjiè)经济实际增长与预期国际价值(jiàzhí)与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比较三、经济(jīngjì)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经济(jīngjì)全球化的动因技术革命(gé〃mìng)推动全球化世界(shìjiè)经济增长趋势(%)2007-2009年世界及主要经济体/地区(dìqū)经济增长预测比较四、经济(jīngjì)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全球经济已形成一个整体(zhěngtǐ),各国经济高度融合,彼此之间的经济利益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获得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市场、资金和技术必不可少;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如果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南北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各种矛盾激化,最终必将危及自身的经济利益。战后发达国家间经济关系(guānxì)的变化图解(túji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史:资本主义的国际(guójì)分工体系:帝国主义作为工业国,到处为“过剩资本”寻找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而广大殖民地附属国作为农业国成为帝国主义剥削和奴役的对象。金融资本占统治地位时期,资本输出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宗主国到殖民地附属国的金融资本统治体系逐渐形成网络。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与不发达国家(fādáɡuójiā)关系乌拉圭谈判(tánpàn)受益情况(净收入增加亿元)五、如何(rúhé)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正像(zhènɡxiànɡ)马克思所说的:“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经济(jīngjì)全球化的后果1793年,当时的英国国王(guówáng)乔治三世派遣特使马夏尔尼勋爵到中国要求通商、通使,却被乾隆皇帝以“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而回绝。从此,中国进一步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在欧美国家通过工业化以及自由贸易实现经济崛起的同时,中国却开始了将近200年的衰败。进入21世纪,中国终于重新回到了世界的前列。今天,根据目前的汇率计算,中国的国民经济总值已经列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购买力计算,中国排列世界第二。德国《经济周刊》《经济参考》2006-10-5第8版中国(zhōnɡɡuó)GDP相当于美、日、德GDP比重(1979-2007)一些(yīxiē)国家和地区人均GDP1820~1913(1990国际元)一些(yīxiē)国家和地区在世界GDP中的份额,1820~1998世界经济较快地、不平衡(pínghéng)地发展对外贸易(duìwài-màoyì)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