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保障房小区居民从“安居”到“乐居”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住有所居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推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而随着我区住房保障工作的深化和发展,保障性住房房源已阶段性分配完毕,但困难户进入保障房小区,解决了住房问题,住房保障远非可以划上休止符,某种意义上只是工作的新起点,解决保障后的问题任务更艰巨、情况更复杂。因此,我区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要从如何“分配好”转移到如何“管理好”上来。一、我区住房保障工作基本情况我区住房保障工作自2011年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稳步有序推进,我们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按照“租、补、售三位一体”的方针思路,形成了“五房并举”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奉化模式住房保障体系,建立了“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机制和公租房轮候机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特有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为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区住房保障中心在2011年被评为全省住房保障工作先进单位,2014被评为浙江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绩突出集体,2013年至2016年连续4年被宁波市评为住房保障先进单位。共建成保障性住房区块2个,一是在锦屏街道的黄家塘地块,即南溪家园,建有经济适用房652套,限价房678套、人才公寓108套、廉租住房72套,以销售的形式分配(廉租住房以租赁形式分配,于2015年和公租房并轨)。二是在岳林街道的明化地块,即金海家园,建有公租房1076套,以实物配租的形式分配,以上保障性住房已全部分配完毕。此外,几年来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966户,约1068.45万元,发放公租房货币补贴1746户,约421.7万元。我区的金海家园公租房小区于2015年分配入住,相对于普通的住宅小区,我区的公租房小区具有“四多三低”的特征。四多:即丧偶离异多、孤寡老人多、残疾人员多、特殊人群多,成份复杂,据统计,目前公租房小区承租的中低收入困难家庭中,离异单身家庭413户,小区残疾人80余人(包括精神病患者44人),80岁以上老年人41户,还有吸毒、劳教释放等特殊人群300余人(户)。三低:即经济收入低。开发保障性住房小区加快住房解困步伐的同时,客观上也将原本分散在我区各个角落里的低收入、最低收入以及中等偏下住房困难家庭圈在了一起;职业层次低。大多数人从事保安、环卫、个体经营等,下岗、失业人群占有较大比例;学历程度低。相当一部分人只受过中等教育或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个别老年人甚至是文盲、半文盲。二、保障性住房小区后续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住户户籍迁移难,成为住户后续办事难的重要因素金海家园公租房小区的租户大多来自不同社区,根据我区公安部门户籍迁移规定,金海家园小区租户不得迁移户口至小区所在居委会,因此公租房租户户籍仍在原居委会,存在“人户分离”的问题。因户口问题产生的一些社会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如:民政低保、残疾人救助、医疗保险、入学等问题),住户往往需要“两头跑”,且金海家园住户老弱病残比例占到小区住户的35%,住户办事极不方便。(二)住房保障小区治安形势复杂,成为小区后续管理难的突出因素从保障对象家庭的特殊性来看,住房保障对象均为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我区公租房小区“四多三低”的现状,导致这些住户不仅自身谋生能力差,而且素质较低,是我区主要的矛盾集中点,夜间喝酒闹事、向小区管理人员寻衅滋事、乱停车,乱占道占车位,不付电瓶车充电费,甚至故意把车行道的护栏杆折断等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一些租户拉帮结伙群体性站在管理对立面,为难管理部门、对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推波助澜、颠倒是非。对管理人员指责谩骂,甚至用吵访、拒交租金等手段威胁管理部门。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群吵群访等恶性事件。(三)住房保障小区管理职责多、管理人员少、物业收费低,成为小区后续管理难的关键因素南溪家园保障房小区经济适用房652套,已全部分配完毕,维持小区基本运行所需物业费为0.6元/㎡/月,而经济适用房住户缴纳的物业费仅为0.1元/㎡/月,空缺的0.5元/㎡/月物业费一直得不到财政补助,因此,导致了南溪家园物业管理公司长期处于濒临退管的局面。此外,金海家园小区1076户住户的租赁管理工作(包括公租房安全管理、消防管理、维修管理、日常管理、进出资格审查管理、租金收缴管理等),仅靠区房管中心公房管理所2到3个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力不从心,虽然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限于管理人员过少,无法满足整个小区的有序发展。(四)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薄弱,成为小区后续管理难的潜在因素。公租房小区公共服务薄弱,主要体现在住户反映的入学、医疗、就业服务、低保等问题上,保障房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