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1章.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6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1章.ppt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1章.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本章要掌握的三个重点问题1.掌握微机系统各概念的定义。2.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构件及组装原理。3.掌握微机各主要性能指标,学会对微机系统进行评估.当然,本章还包含了计算机的发展、微处理器的发展过程及计算机的社会应用等方面的知识。1.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根据组成计算机的器件不同,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第一代(1946一1957年),电子管时代。计算机以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主要使用机器语言,主要应用于军事和税收方面的计算。第二代(1958一1964年),晶体管时代。计算机以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磁芯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主要使用汇编语言,也使用FORTRAN,ALGOL和COBOL等算法语言(高级语言),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和过程控制。第三代(1965一1970年),计算机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逻辑元件,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主要使用汇编语言,也使用FORTRAN,BASIC和ALGOL等算法语言,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和过程控制。第四代(1970年一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时代。计算机以LSI和VLSI作为主要逻辑元件,使用高级语言(如PASCAL,C等),以后又使用面向对象语言(如C++、VB,VC等),应用遍及军事、科研、工业控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的计算机仍采用冯·诺伊曼体系:①二进制、存储程序并顺序执行;②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这五个部件组成,以运算器为中心;③存储器采用线性编址,按地址访问,每存储单元位数固定。④指令由操作码与地址码购成。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其中集成了计算机五大部件中的两个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现在这些产品主要由AMD公司和INTER公司所垄断。(2)与之相关的几个称呼微处理器(MPU)中央处理器(CPU)微控制器(MCU)3.微型计算机的分类4、个人计算机1.2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1.2.1微型计算机系统概念1.2.2微型计算机结构与组成我们在讨论微机原理时往往用的是如下的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微机由CPU、存储器、I/O子系统、系统总线四个部件组成。1.CPUCPU是一个微电子芯片,它内部集成了计算机的五大部件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这两个部件.它的工作是执行指令。(1)运算器。它的工作是负责算术和逻辑运算。运算器内部主要是ALU(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标志寄存器(FLAGS)、通用数据寄存器组(REGS)、暂存寄存器(A和B)等组成。(2)控制器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和指挥计算机各个部件自动、连续、协调的执行每一条指令。控制器主要是由指令部件、时序部件和操作控制单元组成。2.存储器按存储器在计算机中位置,我们把存储器分成内存和外存两类,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计算机的内存,又称为主存,主存通常是由半导体存储器ROM和RAM所组成。主存的功能是存储正在执行的程序和这些程序所需用到的数据。主存是由许多的存储单元所组成,每个基本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是一个字节(8位的的二进制位)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物理地址与其一一对应。对主存的操作是读与写,若计算机执行主存写操作,则数据是由CPU流向存储器,若计算机执行主存读操作,则数据是由存储器流向CPU。3.I/O设备和I/O接口(1)I/O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略)常用的输出设备(略)(2)I/O接口通常I/O设备不能直接和微机的CPU交换数据,必须通过I/O适配器(又称I/O接口)作中介,80X86系列计算机通过IN或OUT指令和I/O接口交换数据。4.系统总线(BUS)系统总线将CPU、存储器、I/O接口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一组公共通道。系统总线负责在上述三者硬件之间传送控制信息、地址信息、数据信息,所以,我们又把系统总线再细分成控制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三个部分。常见的系统总线标准有:PCI、ISA、EISA、MCA等。*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和通讯总线1.3微型计算机的构件1.4微型计算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