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作业--出师表(附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作业--出师表(附答案).pdf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作业--出师表(附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2出师表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中道崩cú(殂)裨.补阙漏(bì)陟.罚臧否(zhì)行.阵和睦(háng)攘.除奸凶(rǎnɡ)不xiè(懈)于内益州疲bì(弊)咨诹.善道(zōu)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展(2)引喻失义.义:道理(3)此皆良实..良实:忠良诚实的人(4)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拔:选拔(5)必能裨补阙.漏阙:缺失(6)由是感激..感激:感奋激发(7)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8)夙夜..忧叹夙夜:早晚,日日夜夜(9)庶竭驽钝..驽钝:比喻才能平庸(10)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11)斟酌损..益损:减少益:增加(12)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13)以咨诹.善道诹:询问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注意体会其与今义的区别。(1)诚宜开张..圣听扩大(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感到痛心、遗憾(3)先帝不以臣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奋激发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发扬有志之士的气节。(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对于他们的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4)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倾覆衰败的原因。(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6)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识别和采纳正直的进言。5.根据要求填空。(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致。(2)文中揭示西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3)文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文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C.文章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D.作者在文中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解析】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是为了劝勉后主赏罚严明。7.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文章起笔即从蜀国的不利因素谈起,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告诫后主形势危急,应修明内政,为后文提出的三点建议做铺垫。(2)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有何用意?勉励后主继承先帝的遗志,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出师表》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决心?主要表达了作者想要报答先帝的深厚恩德和效忠刘备父子的真挚情感以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或:成霸业,兴汉室)的决心。基础运用8.学完本课后,你所在班级举行了以“走近诸葛亮”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1)【对联续写】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诸葛亮的事迹,续写下联。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巧布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下联: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2)【观点争鸣】诸葛亮为了表达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以身许国。有的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因为后主刘禅实在不是他效忠的好对象。对此你怎么看?示例:我认为诸葛亮不是愚忠。理由:①诸葛亮在辅佐刘氏父子的同时,也是在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人生理想;②辅佐的后主刘禅虽然愚昧,但并不算是彻底的昏君,蜀汉政权也没有被人民所抛弃。(3)【精神接力】诸葛亮为兴复汉室、统一中原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堪称大英雄。请你向同学推荐另一位英雄人物,并概述其英雄事迹。示例: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阅读探究拓展延伸课内精读(贵州遵义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