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玄静****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2022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9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角色朗读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述、演、说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教学过程一、设问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儿?二、充分诵读,巧破难点。1、导读第一自然段。〔1〕出示图片,学生上台贴图。师:这儿有小松树和大松树〔图片〕,谁能把他们送回家。〔指生上台贴图〕〔2〕教师引读: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读第一自然段。〔4〕询问过渡:①哪些同学爬过山?当你爬到山上,向山下看去,能看到什么?②在山上看到的楼房和在平地上看到的楼房有什么不同?③站在高高的山上,看着优美的景色,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评析:这里我摒弃了以前那种追求整齐划一、寻找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的告之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例举谈论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诉,也不是外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自我建构和生成的。2、导读第二自然段。〔1〕过渡:山上的小松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mdash;mdash;很快乐,快乐地得意起来,他是怎么说的呢?〔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读第二自然段。〔4〕指导看图:看哪,这棵小松树说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的?〔5〕学生自由学着样子准备表演。〔6〕指名上台表演。〔7〕询问过渡:小松树这么骄傲,大松树听了有什么表现?师:其实,大松树的心里非常明白,小朋友都很聪明,一定能猜出大松树想的是什么!①四人一小组讨论。②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生1:他想,为什么小松树长在山上,而我却长在山下。生2:他想,你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生3:要是我站在山上,也会和你一样看得远。〔请生上台演示图片,把山上的小松树拿下来,与山下的大松树作比拟,看到底谁长得高。〕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为此,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这是我施教的首要重点目标。在教学中,我无时无刻都在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气氛;或通过精心设置的导语;或用鼓励性、挑战性的话语;或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在整堂课中就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当然,这读也不是枯燥、刻板、一味地念书唱山歌,而是在以读为本的根底上有所思、有所悟,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这里我选准课文的空白点,以四人一小组展开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个个都参与学习,人人奉献思维结果。为读好下文打好语意和情感上的底色。3、导读第三自然段。〔1〕过渡:你们真聪明,和风伯伯想到一块儿了,风伯伯是怎么说的呢?〔2〕指读〔出示风伯伯说的话〕。〔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导朗读风伯伯的话。〔4〕你觉得风伯伯的话有道理吗?师:请你扮演风伯伯对小松树说句话:〔出示句式〕小松树看得远,那是因为。〔5〕原来,小松树被大山爷爷托起来才能看得远,开始他还很骄傲呢!再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学生齐读小松树的话〕我们读书要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多读多想,这样会把书读得更好。再来读一读风伯伯的话。〔6〕角色朗读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评析:为了渗透阅读的方法和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欣赏,在此处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配上相应的表情动作,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地再现课文,完成朗读积累的任务。4、导读第四自然段。〔1〕过渡: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表现怎样?〔2〕指读。〔3〕理解词语:惭愧。惭愧是什么意思?〔4〕齐读,读出小松树懊悔、不好意思的感情。〔5〕扩展: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时他会想些什么?他会对大树树说些什么?〔生1:他想我错了。〕小松树知错就改,我们向他学习。〔生2:他对大松树说:大松树哥哥,对不起,你比我高,我不该说这些话,真是对不起。〕小松树变得谦虚、有礼貌了,我们向他学习。三、以演代读,自然内化。小朋友说得非常好,那么,你想把课文表演出来吗?〔想〕请小朋友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想和谁表演就和谁组合。1、教师指导四人一组表演如何分配角色。2、学生自由组合,排练课本剧。3、推选一组上台表演,教师现场加以指导。4、这一组配上音乐,再完整表演。为了激发学生表演积极性,师当主持人报幕:第8课?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