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两级压缩和复叠制冷循环•绪论•两级压缩一级节流循环•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运行特性分析•复叠制冷循环4.1概述为获取低温而采用两级压缩或复叠制冷循环的原因:①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压比的限制;②制冷剂热物理特性的限制。•一般获取-60℃以上的低温,采用中温制冷剂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常用的制冷剂有:R717、R22、R502等;4.1概述•当需要获取-60℃以下的低温时,采用中温制冷剂与低温制冷剂复叠的制冷循环。两级复叠制取-60℃~-80℃的低温,三级复叠制取-80℃~-120℃的低温。用作高温级的中温制冷剂有:R717、R22、R502、R134a、R407c、R410A等;用于低温级的低温制冷剂有:R13、R14、R23、C2H6、C2H4等。4.2两级压缩一级节流循环•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4.2.1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4.2.1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4.2.2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4.2.2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4.2.3两级压缩一级节流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计算•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⑴单位制冷量:q0=h0-h8;⑵低压级压缩机单位理论功:wd=h2-h1;⑶低压级压缩机流量:qmd=Q0/q0=Q0/(h0-h8);⑷低压级压缩机容积流量:qvd=qmdv1;⑸低压级压缩机的实际功率:Ped=qmdwd/ηd=Q0/(h0-h8)*(h2-h1)/ηd;4.2.3两级压缩一级节流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计算•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⑹低压级压缩机理论排气量:Vhd=3600qvd/λd;利用中间冷却器的热平衡,可求出高压级压缩机的流量:qmgh5=(qmg-qmd)h10+qmdh6;⑺高压级压缩机流量:qmg=qmd(h10-h6)/(h10-h5)=Q0/(h0-h8)*(h10-h6)/(h10-h5);4.2.3两级压缩一级节流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计算•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混合过程的热平衡关系为:(qmg-qmd)h10+qmdh2=qmgh3;h3=[qmgh10+qmd(h2-h10)]/qmg=h10+(h10-h5)/(h10-h6)*(h2-h10)⑻高压级压缩机单位理论功:wg=h4-h3;⑼高压级压缩机实际功:Peg=qmgwg/ηg;⑽高压级压缩机理论排气量:Vhg=3600qvg/λg;4.2.3两级压缩一级节流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计算•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⑾循环的冷凝热负荷Qk=qmg(h4-h5);⑿循环的理论制冷系数εa=Q0/(qmdwd+qmgwg);⒀循环的实际制冷系数εa=Q0/(qmdwd/ηd+qmgwg/ηd)。4.2.4带氨泵的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4.3两级压缩制冷循环运行特性分析•中间压力的确定①利用图表取数法②计算法③经验公式法•运行特性分析①变工况特性②压缩机电动机功率的配备③两级压缩制冷装置的启动问题4.3两级压缩制冷循环运行特性分析•中间压力的确定①利用图表取数法ppp=已知pk,p0,按mk0求得一个中间压力近似值,查出对应的饱和温度tm;在tm上、下方按1~2℃间隔取若干个值,并在p-h图上查出相应的状态点参数;带入制冷系数计算公式;绘制ε-tm曲线,由最大的ε值,得出最佳中间压力p。4.3两级压缩制冷循环运行特性分析•中间压力的确定②计算法要得到精确的最佳中间压力p,可由计算机计算不同中间温度设定值时的制冷系数,经过比较,可以找出最大制冷系数所对应的最佳的中间压力。4.3两级压缩制冷循环运行特性分析•中间压力的确定③经验公式法有的学者对两级压缩制冷循环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足够精度的经验公式:tm=0.4tk+0.6t0+3℃其所对应的p即为所求得最佳中间压力,在-40~40℃范围内,对R717、R12、R40等制冷剂均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4.3两级压缩制冷循环运行特性分析•变工况特性4.3两级压缩制冷循环运行特性分析•压缩机电动机功率的配备高压级:按最大功率工况所规定最高冷凝温度下pk/pm=3时的Peg来配备;但在启动时,对高压级应采取相应的卸载或吸气节流措施。低压级:按运行温度范围内最大功率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低压级压缩机在启动时所需要的电动机功率最大。4.3两级压缩制冷循环运行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