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他从未离开.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演讲——他从未离开.doc

演讲——他从未离开.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他从未离开这是1958年雷锋在天安门前拍的一张照片,当时他十八岁,摩托车不是他的,是他找路边一个年轻人借的。我们看到,照片里的小伙子意气风发,笑容灿烂,他是在为来到祖国天安门前而兴奋吗,还是,年轻的他正为自己即将无限挥洒的人生而激动不已,热血澎湃?1962到2012,五十年,半个世纪。五十年前,一个年轻的生命在一次意外中消逝,今天,他的名字依旧被我们提起,向雷锋同志学习不再单单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一以贯之的践行,他的精神永远流传,不曾离开。走进春风,引领人生,有一团火,在我们心中燃烧。在春天里不需要茫然踯躅,只要我们用爱的阳光照亮春的心扉,心灵的空白便会绽出新绿;只要我们扇动激情的翅膀放飞希望,那就孕育了春,孕育了一切。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在他看来,青春的生命里饱含着阳光与希望。他的助人为乐,他的乐于奉献,他的爱岗敬业,他的钉子精神,全在他所热爱着的青春里绽放。今天的我们,正和他一样的年纪,我们同样饱含着青春的活力与希望,我们一样可以,延续他的精神。1962年2月,雷锋和同志们一样在欢度春节。同志们有的打球,有的下棋,有的去看电影,我打了两盘乒乓球,可心里觉得有件什么事没做似的。雷锋这样写道,然后,雷锋便兴冲冲的去做他感觉没做的事去了。雷锋去了铁道站,在那个人人赶回家过年的忙碌的地方,雷锋给年迈的老人背包袱,帮助铁路工人清扫站台,给滞留的旅客端茶倒水·····我能这样做,就是我感动最幸福的。雷锋日记里留下这样的话。50年后的我们,同样能看到这样的身影。在忙碌的地铁站,穿着红色马甲的他们,在站台之前来回穿梭,细心地提醒乘客注意安全,耐心地给旅客指路,他们一样给费力地背着行李的人们出一把力,他们一样仔细地拾起丢在路面上的杂物······能尽己所能,我已经很开心了。累了一天的志愿者们回报给我们一个温暖的笑容。他从未离开。今天,我们以各种方式纪念着雷锋。媒体对他的报到一直没有间断,有关雷锋的书籍层出不穷,各个学校单位也开展学雷锋活动。理工大的四月,二月兰华丽绽放,大片大片紫色的小花铺成一地繁华似锦,紫色的花朵汇成绚烂的海洋,游客络绎不绝,欣赏着这难得的美景。热情的游客难免给花朵带来伤害,每年,我们的志愿者,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留恋于美景兴奋拍照,而是为了保护二月兰。他们不是雷锋,但他们做着相同的事。默默行走在花海里的小道,往来重复,拉起的长绳分离开花朵和游人的脚步,耐心的提醒拉回游人深入的步伐。这里的工作有辛苦和无奈,有不解和无力,枯燥而乏味,但坚持下来,曾经的苦也转化成甜。他从未离开。曾经的他,因为看到老奶奶的手冻坏了,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手套送给老人,而自己在刺骨的寒风中手懂得僵直;曾经的他,曾因为战友的腿受伤从此承担起天天给战友送饭,背着战友出行的重任;曾经的他,帮助战友提高文化水平,教他们识字读书;曾经的他,帮丢了车票妇女重新买票不曾留下名字;曾经的他,急人所急,帮人所难;曾经的他,以做一颗螺丝钉为目标,毫无保留地坚守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岗位上······现在的我们,一件小事,举手之劳,同样可以把雷锋留在身边。不管是公交车上简单的起身给老人小孩让个座,还是随手捡起路边被无意丢下的垃圾,或者雨天里一把分享的伞,烈日下一杯清凉的水,甚至耐心的指路,善意的提醒。我们不期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但我们期望,微笑的帮助汇成温暖的河流,在你我之间流淌。他从未离开。在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大字写下的那一刻起,我们身边一直不缺少雷锋的身影。李素丽说,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而郭明义干脆说,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不管是爱岗敬业作为乘客贴心人的劳模李素丽,还是把好人好事发扬到底的郭明义,他们的做法可能和雷锋并不相同,但他们延续着的雷锋精神是一样的。郭明义说,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思考。如果经常接触唯利是图的人,就会把金钱财富看得很重;如果经常接触困难群体,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帮助他们。我为自己能为别人尽点力而感到欣慰,也时常因为力不从心而感到内疚。我跟雷锋还差得很远,但依然还是希望你们多宣传我。因为这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在这个年代,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他从未离开。他的一生是短暂的,1940到1962,他像一颗流星短暂地划过我们头顶的星空。然而,他为我们留下的是更加美丽的轨迹,时间可以流逝五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但轨迹不变,他的精神不变。现在的我们,依旧可以循着他留下的轨迹,看到他简单而不平凡的一生。也许,纪念他最好的方式,便是我们,像他一样含着饱满青春我们,可以接过他那珍贵的品质,不遗余力地传递下去。我相信,他从未离开。(表示到1900字,真心写不下去了,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