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与浮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沉与浮教案.pdf

沉与浮教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沉与浮教案沉与浮教案15篇沉与浮教案1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和用语言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活动准备:1、小泡沫板、石头、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盘放在桌子的中间。2、记录表、笔、水盆。活动过程:1、教学活动的导入幼儿进入课室室后,坐在座位上。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2、猜测物体沉浮状态并记录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东西会沉到水底,有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老师:请你把猜想的写到记录表上,记录表已将托盘中的材料画好,表示下沉,表示上浮。请你在相应的'位置上画上勾,等会我们再来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结果到底是不是一样的。3、实际操作物体,并记录沉浮状现象。教师给予指导。老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记在了记录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对不对呢?请小朋友对照记录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4、幼儿对自己的实验总结及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教师给以鼓励。活动反思:本次科学活动《水的沉与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幼儿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操作,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课时思路清晰,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小结,小结语言还是很精准有效,帮助孩子理解沉与浮的秘密。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活动,需要老师的提问时语言简练,在这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小朋友猜想记录时,可以记录小朋友的猜想时的个数,并现场做实习,科学活动并不是一定要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动手,还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切记不误导孩子。总之,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希望下次活动会更好。沉与浮教案2授课时间:1课时仪器材料:鸡蛋、水杯、盐水、注射器、试管、胶塞、胶管、玻璃管、铁丝、水、轻纸带、胶带、酒精、棉花、火柴等,教案:沉与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知道鱼、潜水艇、飞艇和密度计的沉浮原理;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鸡蛋的下沉、上浮和悬浮,使学生建立起三种状态的概念,并且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产生三种状态所需的条件;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解释鱼、潜水艇的浮沉原理;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自己制作“自制潜水艇”和“热气球”;通过在网上查阅,让学生设计出打捞中山舰的方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鱼、潜水艇和热气球的沉浮原理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现象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通过制作“自制潜水艇”和“热气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教学过程】一、物体的沉与浮(1)演示实验:石块和塑料空心球把它们分别浸没在水中,叫同学们观察现象;提问:浸在水中的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提出各种解释。(2)今天的课上完以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演示实验:取一只新鲜鸡蛋,放在清水中,观察它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向水中慢慢加些盐,并轻轻搅拌,观察到鸡蛋怎样运动?如果再加些清水,观察到什么现象?a)鸡蛋放入清水后,它是上浮还是下沉?b)加盐轻轻搅拌的目的是什么?(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盐水溶于水后,变成盐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加盐会导致液体的密度的增大;c)随着不断地往水里加盐,有什么现象出现?d)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可以对鸡蛋做受力分析;这里有两个状态,一个是鸡蛋下沉的状态,另一个是鸡蛋上浮的状态;当它下沉的时候,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当它上浮的时候,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在两个状态过程中,鸡蛋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鸡蛋只受到浮力和重力,重力没有变,那么肯定是浮力的变化引起它下沉和上浮;不断加盐,导致液体的密度增大,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当浮力小于重力时,鸡蛋下沉;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a)学生观察回答。(b)教师引导得出搅拌的目的,一步一步让学生建立起加盐水是改变液体密度的概念。(c)学生观察发现,鸡蛋上浮了,有的学生很吃惊。(d)学生思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让他们分析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3)整理自己的思路,用“=>”符号描述你的思维过程。(4)学生用逻辑推理的符号阐述自己的思路。二、认识三种状态鸡蛋所处的三种状态:下沉:浮力<重力上浮:浮力>重力悬浮:浮力=重力(平衡)让学生了解三种状态三、生活中的下沉与上浮(1)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