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刘先生是一家企业的财务主管,近段时间,几个员工接连找到他要求开具收入证明。员工们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说要办理信用卡,有的说是申请房屋按揭贷款,有的说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中要用,有的则说正在申请政策性住房;更让刘先生感到难办的是,他们有的要求开具明显高于实际收入的证明,有的则要求开具明显低于实际收入的证明。更有甚者,一些非本单位的员工托人找关系,也要求其出具一份相应标准的收入证明。此类情况的并不是刘先生所在企业所独有。0[&e7u:C.U3J收入证明作用大中小企业易作假3an&d5M#[7]:p1[3s+E:p8`!W-T4F9R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证明的作用越来越大,比如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信用卡办理、房屋按揭贷款、消费信贷、司法救助、社会福利救济以及保险理赔等,都有收入证明的“用武之处”。一些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在利益和机会的驱使下,想尽各种方法获取一份与本身事实不符的收入证明。9X9u0\1y"@2C7d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发现,不少企业在出具收入证明时具有随意性,而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多是中小企业或者人员流动大的企业。通过大量案件的审判工作,法官还发现,中小企业由于内部HYPERLINK"http://manage.hr369.com/"\t"_blank"管理体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到位,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对自己的行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缺乏认识,认为出具虚假收入证明只是“小事一桩”,部分企业甚至还以此赚取所谓的“手续费”。而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为了维系与员工的关系,留住员工,认为出具虚**明也“无关大雅”,碍于情面,一般都会给员工开具满足其要求的证明。"V5?(s3l1J.O5O$L!T法官解析——!]R.Y1];G7H'L9e1O9k!N0f,F1f9i,z"J事实上,出具虚假收入证明不仅严重扰乱了社会和法律秩序,对于出具证明的单位来说,还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5?-C/q8V:y出具虚**明单位成了被告)g0R(z'V&K/T*c+s5r'`0}V,I"]2{孙鹏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职员,半年前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为了能顺利办理贷款,孙鹏找到单位要求出具一份大大超出其实际工资数额的收入证明。;m,[1J'm*w看到自己的员工有困难,单位的负责人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孙鹏的要求。银行依据盖有单位公章的收入证明向孙鹏发放了住房贷款。6C"e#H3{9[#v#v)i后来,因为收入与贷款支出相差太远,孙鹏实在承担不了每月的月供,遂中断向银行按期还款。银行经调查后发现,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严重不实,孙鹏根本没有能力承担高额的还款。银行一纸诉状,将孙鹏和该物流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二被告承担连带还款责任。7W8|8Pp+P#R3g法官解析——8Z/N5h:r'X,R#T$]银行认为孙鹏的单位在明知其收入的情况下,为其开具了大大超出其实际收入的虚**明,单位虽然不是住房贷款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但是,他们提供虚假收入证明提交给银行,是存在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w!k'e6R&D5s5X"Q/c.I7o:{7J0M&v+F法院最终采纳了单位的意见,认为孙鹏的单位虽然出具了收入证明,但和银行签订住房贷款合同并停止还贷的是孙鹏个人,银行对收入证明负有核查的义务,收入证明也只是银行授信的参考,由于银行没有履行稽核的义务,其无权要求单位还款。尽管该物流公司打赢了官司,但从法律上来说,如果单位出具的证明确实夸大了员工的真实收入,或者为非本单位员工出具收入证明的话,的确有违民法诚信原则。同时,单位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行为,也不排除“恶意串谋”的嫌疑,因为单位出具虚**明在主观上是明知或者故意的,侵害了银行的利益,有可能构成侵权,而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这样做也给单位自身带来了潜在的信用危机。一些银行内部的合规经营手册都规定:对于出具虚假收入证明并已被查实的单位,本行不得再采信其证明。如果单位进了银行的“黑名单”,对于单位以后的项目贷款和融资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f*c/Y.M.W*`&j(r)G'G(c'p(D0n&?5Z8L9r8M乱开收入证明引发劳动争议4A4Z3E.}3Hy6F;[0I8u郑强原来在一家通讯公司工作,但因为收入不高就主动办理了离职。1?,h(E#l(X9I4}3J一天,郑强在外出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郑强为了获取误工费,找到原单位要求开具一份误工和收入证明。通讯公司的领导抹不开面子,按照郑强的要求给其出具了相应的证明。,eu+J:u%G*~4i'|(I7Q#y3B1[(i后郑强以该证明为依据,要求确认与单位在其交通事故误工期间存在HYPERLINK"http://bbs.hr369.com/forum-31-1.html"\t"_blank"劳动关系,并要求单位补足工资差额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