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纠风工作简报.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卫生纠风工作简报.doc

卫生纠风工作简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卫生纠风工作简报(第20期)卫生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二○○六年八月二日青岛市大力发展基层卫生事业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青岛市把大力发展基层卫生事业作为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确立了在重点发展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以优先满足全体居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的卫生改革与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加快农村和社区卫生发展的长效机制。一、农村卫生工作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切入点,通过实施镇卫生院标准化和村卫生室示范化建设、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新型卫生支农工程,完善扶持政策和筹资保障机制等,构建与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保降农民群众健廉。(一)强化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努力提高筹资保障水平和人群覆盖范围,提高农村防范疾病风险能力。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和调控力度,促进均衡发展。将市、区(市)两级政府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不低于40元水平,农民个人的缴费水平继续维持10元标准。市财政按照各区市的经济状况和财政支付能力确定标准给予补助,将莱西、平度市的补助提高到的25元/人/年,将胶州、胶南、即墨市的补助提高到20元/人/年,将崂山、黄岛、城阳区的补助保持10元/人/年。目前,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崂山区和黄岛区,各级政府(含村集体)的补助达到了70元。二是拓展参保范围,逐步实现人群全覆盖的目标。在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参保范围的同时,在即墨市和黄岛区开展了将城镇非医保人群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的试点,基本实现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相互衔接,医疗保障无缝隙、全覆盖。(二)建立“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机制,建设适应农村需求的人才队伍。一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开展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利用青岛大学等大、中专医学院校,提高服务能力。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每年选派200名城市医生到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帮扶,并定期到村卫生室坐诊;对二级以上医院新考录的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到镇、村卫生机构工作3一6个月。对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乡医给予补贴,由市、区(市)两级财政按照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二是加强镇卫生院骨干和新进大学生培训。从109个镇(街)卫生院各选派7名重点科室骨干,分期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进行半年以上的正规培训;农村新招录的大学生在县级以上卫生机构接受两年的规范化培训后,到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镇、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开展农村三级卫生机构纵向合作,形成合理的人员交流机制,确保人才队伍稳定。(三)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卫生机构发展能力,促进预防保健工作落实。一是实施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村卫生室示范化建设。按照每个卫生院50万元、每个卫生室1万元的标准,由市、区(市)两级财政投入资金。二是深化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体制改革。将预防保健职能从乡镇卫生院中分离出来,设立独立的镇(街道)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工作站,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并设立村级兼职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员,保证农村公共卫生“村村全覆盖,工作有人干”。三是建立地方财政对镇卫生院的经常性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定项补助政策,为镇卫生院在职人员建立医疗、养老、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险,解决长期影响镇卫生院生存发展的投入问题。二、社区卫生工作通过建立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的一整套机制,加快优质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以区域性医疗集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密切协作的两层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保证城市居民能够就近获得经济便捷、质量可靠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改善社区卫生机构设施条件,保证群众就近就医。2006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1200万元,对市内四区6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同时,由当地政府负责解决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问题,在新建居民小区时给予优先保障;对目前租用房屋的,政府免收租金或给予相应补偿。(二)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利用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重点对社区卫生机构在职人员进行转型培训。采取脱产与半脱产培训相结合、长期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国内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规范化岗位培训,使90%以上的社区医生和社区护士2008年通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岗位培训。同时,建立区域医疗中心、专科医院和市预防保健机构对社区卫生中心(站)业务指导和技术合作机制,实施晋升副高职称的医务人员下社区工作制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三)建立经常性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