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可靠性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LED可靠性初探.doc

LED可靠性初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LED可靠性初探裴小明广州市鸿利光电子有限公司510820一.研究背景1.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即将成为21世纪的新一代光源——绿色固态照明光源。高效低耗,节能环保;低压驱动,响应速度快,安全性高;固体化封装,耐振动,体积小,便于装配组合;可见光区内颜色全系列化,色温、色纯、显色性、光指向性良好,便于照明应用组合;直流驱动,无频闪,用于照明有利于保护人眼视力;使用寿命长。2.LED产业:商机巨大,朝阳无限,任重道远。LED应用极其广泛,一旦半导体照明应用启动,需求量将成爆发式增长;官产学研高度重视,大力推进,LED半导体照明应用已露曙光;业界(尤其在国内)水平参差不齐,尚未形成高水平的产业链群,普遍存在急于将尚未成熟的LED匆匆推入照明领域的冒进心态。3.应用瓶颈:性价比、可靠性、认识误区。光效率偏低,价格偏高。如目前白光POWERLED:10~35lm/W,USD0.1~0.2/lm,综合性价比暂时无法超越普通光源;业界上、中、下游对LED的可靠性(尤其是寿命)的认识和评判存在误区,缺乏有公信力的可靠性评估标准和试验认证机构,造成芯片厂家不敢对封装厂家作可靠性承诺,封装厂家或无法、或不负责任地对用户作可靠性承诺,直接影响用户将LED应用于照明的信心;业内厂家(尤其在国内)大多数只追求LED的初始特性,甚至为求降低价格而不顾品质,对LED的可靠性普遍重视不足。若以这种思维定势和作法将LED推入照明领域,极有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业界上、中、下游普遍缺乏沟通,对影响LED性能的因素认识不全面,各自本位地、想当然地从自身的角度去制造和使用LED,LED的性能得不到有效保障和充分发挥。使二.研究目的:明晰描述LED可靠性的相关概念,分析LED的失效机理,初探影响LED可靠性的因素,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官产学研界对LED可靠性的充分重视,建立具有公信力的LED可靠性评估标准和试验认证机构,共同打造LED的良好性能、品质和形象,使其健康地步入照明领域。三.描述LED可靠性的相关概念1.失效: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的终止。2.LED失效类别:1)严重失效:关键的光电参数改变至LED不能点亮的程度。2)参数失效:关键的光电参数由初始值改变至超过一定程度。一般正常轻微的不影响LED工作的光电参数随时间的变化,不被认作失效;IV/φ中等程度的下降、VF及IR中等程度的变化,可能被认做失效。3.失效率(λ):单位工作时间内LED严重失效数的百分比。典型LED失效率曲线老化阶段(Burn-inPeriod)——早期失效(earlyfailures)。失效发生在产品使用的初期,失效率较高,随工作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造成早期失效的原因大多属生产型缺陷,由产品本身存在的缺陷所致。通过可靠性设计、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可减少这一时期的失效。进行合理的老化、筛选尽可能在交付使用前把早期失效的器件淘汰掉。有效寿命阶段(UsefullifePeriod)——随机失效(randomfailures)。失效率很低且很稳定,近似为常数,器件失效往往带有偶然性。这一时期是使用最佳阶段。耗损阶段(Wear-outPeriod)——耗损失效(wear-outfailures)。失效率明显上升,大部分器件相继出现失效。一般出现在产品使用后期。耗损失效多由于老化、磨损和疲劳等原因使器件性能恶化所致,应及早更换器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4.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MTTF=1λ=Ntn注:N=元器件总数;n=失效元器件数t=工作时间。当n=0时,计算中取n=1。5.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⑴规定的工作条件:环境条件:a、气候环境:温度、湿度、气压、气氛、盐雾、霉菌、辐射等;b、机械环境:振动、冲击、碰撞、跌落、离心、摇摆等。;负荷条件:电、热、力等应力条件;工作方式:a、连续工作b、间断工作c、存储状态(不工作)。⑵规定的时间:指评价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规定的时间有关,在同一工作条件下,保持的时间越长可靠性越高。⑶可靠性=固有可靠性+应用可能性固有可靠性:出厂前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决定的元器件本身具有的可靠性特性;应用可靠性:元器件交付使用后,由于电路的工作条件、环境条件、人为因素等引发的可靠性问题;国内外有关资料表明:在电子元器件的失效中,由于选择或使用不当等人为因素导致失效的比例高达总失效数的50%~70%。由此可见,LED业界的上、中、下游必须加强沟通配合,共同解决可靠性问题。LED的制造者除了担负保证LED的固有可靠性的责任外,还应指导用户提高LED的应用可靠性,帮助用户解决以下问题:a、正确合理选用LEDb、降额使用c、热设计d、抗辐射e、防静电f、操作问题的损伤g、储存和保管6.可靠度R(t):表示电子器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