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描写景的作文300字描写景的作文300字实用【7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景的作文300字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描写景的作文300字篇1秋天到了,大地上的万物都改变了他们原来的颜色。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洁白的云。白云有时像仙女们身上薄薄的轻纱,有时像八月里怒放的白莲花。真实千奇百怪,有趣极了!高远而纯净的蓝天下,偶尔有一队大雁经过,它们排着“人”字形的队伍向南,一边飞一边叫,好像再跟美丽的家乡做最后的告别。在郊外的小树林里,一条弯弯的'小河流向远方。清澈的河水,平静的像一面镜子,映照着蓝天,倒映着树林,给人一种恬静、自然的美。偶尔有一只小蛙从岸边的草丛里跳进去,平静的河面上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小树林里热闹非凡。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挽手唱起“沙沙,沙沙沙”的歌。几片树叶从树上飘落,它们旋转着,回首着,好像在跳曼妙的舞曲。草地变黄了,像是给大地妈妈穿上了一件厚厚的黄毛衣。草丛中,几只蛐蛐悠然地弹着琴,唱着欢乐的歌。健硕的蚱蜢在草丛中飞来跃去,开心的做着游戏。。。。。。秋天的景色真美啊!描写景的作文300字篇2清晨,睁开你朦胧的眼睛,你会发现深秋已到来。秋姑娘手挥彩带给大地换上了一身金黄的秋装。在这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我从人的眼中看出一种安适与舒服。晨练的我,走在林间小路上。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黄叶簌簌落下。止步观看,仿佛一群黄蝴蝶在林间嬉戏。它们你追赶,互相嬉戏着。又一阵萧瑟的秋风吹来,卷走最后几片荒叶。随之传入耳际的是林间落叶发出的沙沙声。文静的我尤爱在这里看书,因为,这里有悠闲的鸟儿和我一同分享书中的快乐。走到花池前,这里花红已谢,可还有一些赏菊的人,正值秋高气爽,菊花开得正浓。一朵爱这一朵,相争开放。这里引来了一群辛勤的蜜蜂和一群花枝招展的小蝴蝶。小蝴蝶在菊花架翩翩起舞,荬弄着秀气,娇小的身躯。他们有的'开的好似一个小女孩的笑脸;有的像个含苞欲放的花蕾。真可谓“秋高气爽,菊花称王。”这就是家乡美丽而可爱的秋天。在这里你可以观赏到秋天秀丽的英姿。在这个硕果累累的丰收时节,我可以尽情享受秋天的美好。描写景的作文300字篇3我没去过黄山,但是我们学了一篇名叫《黄山奇松》的课文,黄山给我印象是风景美如画,因为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装扮着黄山,所以黄山就更加美丽了。奇松以迎客、陪客、送客为主,迎客松还是黄山的象征呢,这是黄山奇松。黄山的怪石千奇百怪,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它们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黄山上还有一座天桥,直通两座山的峰顶,高达1800多米,两面都是悬空的,低头一望便令人心惊胆战。黄山的云海也很美,近看云海,像一层浓浓的雾,把那些奇峰遮掩了起来,大风一吹雾又散来,显现出美丽而又壮观的'景色。登高看,十里间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岭淹没,只露出一个个山峰,美极了。“黄山啊黄山,你真是太‘奇’了,不愧为‘天下第一奇山’,你的景色值得人们去观赏。”描写景的作文300字篇4春天来了,随着春天一起来的,还有春风。我要和春风聊聊天。被春风摸过的小草,绿意盎然,苍翠欲滴。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小草变了样?”她说:“因为我把温暖带到人间,赶走冬天的寒流。”这使我想起了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被春风拂过的'花儿,姹紫嫣红,五彩斑斓。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花朵变了色?”她说:“因为我是一个大画家,把花朵描绘得更加美丽娇艳。”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被春风掠过的柳叶,婀娜多姿,形态万千。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柳叶变了形?”她说“因为我是一个理发师,帮柳树做一个新发型。”有道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爱春天,更爱春风。因为她给春天带来了温暖、美丽和生机。真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描写景的作文300字篇5我的家乡是潮洲,那儿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湘子桥。湘子桥又名广济桥,原名济洲桥,位于广东省潮洲海阳县,跨过韩江,始建于宋代(公元1131~1173年),比卢沟桥还早呢!湘子桥的类型属于古代桥梁,梁桥,间之梁桥。它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湘子桥初为浮船,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后经历代太守修建,筑建桥墩,改名“丁公桥”、“济川桥”。至明代,逐渐筑成“十八梭船甘四洲”,更名为“广济桥”。清雍正二年,于西桥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放置二只铁生牛,道光甘二年,东墩铁生牛坠入江中。湘子桥一度成了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重要枢纽,“一里长桥一里市,到了湘桥问湘桥”,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关于湘子桥,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