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教学设计中如何叙写教学目标.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30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74教学设计中如何叙写教学目标.pptx

274教学设计中如何叙写教学目标.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何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内涵与功能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这三大支柱,其中占首要位置的是教学目标,它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能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4点:3、激励功能:即教学目标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让学习者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他们才能明确成就的性质,进行目标清晰的成就活动,并最终取得认知、自我提高和获得赞许的喜悦。4、评价功能:即教学目标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标准。教学目标描述具体的行为表现,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用全面、具体和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作为编制测验题的依据,可以保证测验的效度、信度及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使教学评价有科学的依据。同时,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的过程。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提问、讨论、交谈、测验和评改作业等各种反馈的方法。■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叙写的一般格式一、三维目标新课程提出了立体“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过程与方法,是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学生学习课程后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应达到的水准。包括三个层级的目标:了解、理解、掌握。2、过程与方法所谓“过程”,是指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探究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所谓“方法”,是指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包括三个层级:感受、认识、运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描述学生学习课程后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应达到的水准。包括三个层级的目标:(1)接受(或感受):是指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2)反应(认同):是指学生对课程内容或现象作出的相应的情绪反应,或在接受(感受)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3)领悟(感悟):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某种价值观或责任感。是学习者不是教师1、行为主体学生化教学目标不是教师在课堂中打算做什么?怎么做?而是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所以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实际的目标表述中,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是从逻辑上去判断主体应该是学生。例如,“能够说出酶是什么”,这个目标的逻辑主语是学生,也就是“学生能够说出酶是什么”,而不应采用“使学生”、“教会学生”、“培养学生”、“提高学生”、“激发学生”等用语,这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2、行为动词多样化由于教学目标是学生学懂、学会的标准,必须具体、准确、能够测量,所以具体教学目标应采用可测量、可观察、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说出”、“写出”、“辨认”、“描述”、“解释”、“说明”、“使用”等词。应该避免运用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如果使用“提高……”、“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精神、态度”、“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知道、欣赏”等行为动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评价就无法开展。因此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可把握的,一句话,应该是可评价的。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特点。如“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巧”。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生物科学课程目标的分类界定学习目标3、行为条件情景化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条件的表述一般有四种类型:Ⅰ辅助手段或工具。如“借助检索表,认识……”;“利用显微镜,观察……”Ⅱ提供信息或提示。如“根据图中……”;“通过阅读……”Ⅲ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Ⅳ完成行为的情景。如“通过合作、讨论,从而……”4、行为程度具体化指学生学习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最低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采用什么程度的标准要依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求,应当以大多数学生在经过必要的努力后都能做到的事情作为行为标准。除了行为动词上体现程度的差异外(不同的行为动词代表不同的目标要求),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明所有学生的共同程度,如用完成行为的时间来表示行为程度,如“在三分钟内完成……”;用完成行为的准确率来表示行为程度,如“准确无误地读出……”;用完成行为的数量来表示行为程度,如“至少能说出三个无关变量”等。这样的叙写比较规范: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教学目标,其表述方式有所不同。结果性目标的表述方式,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