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探测工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月球探测工程.doc

月球探测工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月球探测工程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月球大气非常稀薄。在月球的夜晚,大气密度只有大约2×105分子/立方厘米,而白天则降到了104分子/立方厘米,这大约比地球大气的密度小14个数量级。月球表面大气的主要成是氖、氢、氦和氩。氖和氢主要来自于太阳风,大部分氦也来自于太阳风,但是10%的氦由月球本身的重核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氩主要是40AR,通过月球上40K放射性衰变形成的,月球气体密度和高度范围如下表所示:月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看上去很美,皎洁的月色曾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想象,我国古代神话中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月球围绕地球转,距离地球最近时大约36万公里,最远时约41万公里。此前,我国卫星到达的最远距离是地球同步轨道,还不到7万公里。可以说,我国迄今为止所有的航天活动都没有离开地球,只是绕着地球转。月球探测是深空探测的第一步,是对太阳系进行探测的首选目标。脱离地球为主要引力场再进入月球轨道需要解决许多关键的技术问题。经近10年的酝酿和严格论证,目前‘嫦娥工程’五大系统已通过各项考核验证。绕月探测工程是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大工程之一,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尝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测控系统在中国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首次引入天文测量手段,并进行国际联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调度多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对卫星进行持续跟踪与测控;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承担建设地面应用系统,研制出多种探测仪。当探测器到达近月点时,还需在近月点进行减速机动,使它成为绕月飞行的卫星。在距离月球200公里左右时,进行第一次近月制动,然后还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制动,让“嫦娥一号”最终变为环月飞行的圆轨道卫星。北京时间二十四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实施绕月探测工程,对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航天合作交流。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钱学森,著名科学家,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96岁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2007年8月3日下午4时许,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钱学森家,看望这位为我国的火箭、导弹与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老科学家。两年前总理看望钱老的时候,他当面向总理提出了两条意见:一是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二是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温家宝告诉坐在病床上的钱学森:“我每到一个学校,都和老师、同学们讲,搞科学的要学点文学艺术,对启发思路有好处。学校和科研院所都很重视这个观点,都朝这个方向努力。”“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钱学森很有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