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二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二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pdf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二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二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试题分析】2024年新课标Ⅱ卷的文言文阅读,试题材料延续2023年新课标卷的特点——变单一文本为复合文本。材料由三部分组成,分别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材料一讲述魏文侯礼敬名士段干木的故事,材料二讲述汉太子与“商山四皓”的故事,材料三则是汉代思想家王充对上述两个历史故事的评述。这是学考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检测的表现。第10题,断句题。自2023年本题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后,这是对考生准确理解语意的要求的提升,而避免了运用比较排除法做题的侥幸。第11题,文化常识和文言字词含义。选项一半来自课文,另一半来自材料推断。第12题,设置四个选择题,考查学生疏通全文文意、整体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错误选项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效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归纳和综合分析能力。第13题,考查重要实词、固定结构的翻译能力。第14题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三王充议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材料一中“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与材料二中“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两件事的相似之处。两件事情表面上无关,但在“力少则修德”上是相通的,试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命题趋势与启示】纵观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梳理出以下几个新趋向:(1)文体类型趋于多样。考查的文本打破了“二十四史”“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文化典籍“百花齐放”,如《论衡•非韩》《读通鉴论》卷三。文体类型更多样,不局限于纪传体、纪事本末体,议论文亦有可能考查;群文阅读与双文本阅读并重文体多样。文本形式变一个语段为两个甚至多个出自不同文化典籍的语段,文本间相互阐释,考查考生的综合理解能力。(2)命题形式不断创新。文言文阅读题型相对稳定,但也会“稳”中求“变”。比如,往年通常将常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考点放入翻译题中考查,而2022年以后将文言实词与古代文化知识组合命题。一些传统考点会采取新的命题形式出现在考生的视野中。2023年以后断句题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2024年题型命制没有创新,但基于上述分析今后创新题型的出现几率很大。(3)备考启示: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揣摩具体语境中关键字词的含义,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感受个性鲜明的民族脊梁,增强文化自信。通过阅读古文,了解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构建文言知识体系。识记古代文化常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文中人物传递的人文价值,从而构建当代青年应有的正确三观。但出题和课文联系更趋紧密,备考要注重课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迁移应用,千万不要去押题和题海战术。文言文出题会越来越灵活,选题也会越来越广泛。(小说、散文、议论文等都有可能会进入选择视野)但能力要求没变,还是理解和分析综合,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按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仍然是基本策略。【备考策略】1.重视课本上的文言文,落实关键字词、词语用法、特殊句式等,关注常见成语中典型字词。积累常见断句标志、固定结构和特殊句式。2.把经典文章标点拿掉,考查训练学生断句能力。完成后,反思总结。以此,锻炼其处理分析推断的能力。可将无标点的陌生文言文语段,作为每周常规练习。3.引导学生根据上下句及字词,依据语意及文言文构词规律,去细致推断词义。掌握翻译规律,注意细节,人名、施动者与被动者等。4.文言文学习及复习,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教会学生推断,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讲解试卷,注重技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