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十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说出书中水果的名称。2.认真的'倾听并跟随阅读图画书内容。活动重点:能说出书中水果的名称名称。活动难点:认识杨桃和木瓜的切面。活动准备:小书人手一本、大书一本,水果实物。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们吃过什么水果?过渡:在一本书里也藏着许多水果,你们想看这本书吗?二、幼儿自主阅读。1.教师提出看书要求:看书时,要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的看,边看边和好朋友说说书里有哪些水果?看到有夹子的地方把书放下。2.幼儿自主看书,教师巡视。3.让幼儿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水果。三、集体阅读。1.看大书,知道书的名称。2.阅读第2—3页,提问:你认识谁?幼儿说说。出示猕猴桃,让幼儿摸摸,介绍名称,和猕猴桃打招呼。3.阅读第4—5页,问:这边有哪些水果?出示橙子与桔子,介绍名字,问:他们有什么不同?指名剥剥。介绍杨桃与木瓜,出示实物,让幼儿说说名称。4.阅读第6—7页,水果们要变了,你们认识吗?5.阅读第8—9页,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都猜对了吗?6.阅读第10—11页,师:看看每个水果的肚子里都有什么?7.阅读第12—13页,有一种水果肚子里什么种子都没有,是谁啊?它的种子藏在哪里呢?四、教师小结。五、品尝水果。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2设计意图故事《长长的面条》是主题《弯弯绕绕》中的一个语言活动。这是一个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讲述了小象做了一根长长的面条,它要把面条送给朋友吃,随着不同角色的转换,柔软的面条发生了各种形态的变化。于是,跟随着这根面条,孩子们走进了弯绕的世界。故事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充满丰富的想象,情节简单、夸张且趣味十足,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易于幼儿接受。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情节发展大胆猜测、想象长面条的形状变化以及形变之后的用途,并用简单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2.感知柔软物体发生的弯曲、盘绕、伸直等变化,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故事CD,长绳子、毛线、白纸、水彩笔、双面胶。2.经验准备:活动过程(一)导入你们吃过拉面吗?拉面是怎么样的?(二)小象的长面条1.引导幼儿感知面条的长。2.猜测小鸟会拿弯弯的面条怎么玩?3.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的猜测内容。(三)弯弯直直的长面条1.倾听故事第一部分。2.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部分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3.倾听故事第二部分。4.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部分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3.小结:长长的面条真神奇呀,用它跳绳、荡秋千,就会变的弯弯的。用它拔河,又变的直直的了。在小狐狸的肚子,面条又一圈一圈的盘绕在一起了。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3一、活动目标1、要求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开头及情节发展,按各种动物的特点创编出各种有趣的、合乎情理的故事结尾。2、通过角色的扮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帮助幼儿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帮助的道理。二、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1)“猫医生过河”的背景图,猫、大象、牛、鹅、兔子贴绒教具各一个;画纸人手一张,水彩笔人手一只。(2)猫、大象、牛、鹅、兔子头饰各一个(3)小药箱、听诊器、水桶各一个2、知识准备:活动前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即故事中这些动物的自身优势。三、活动过程(一)出示猫医生的贴绒教具,通过提问:这是谁呀?你们瞧,它走得匆匆忙忙的,我们一起问问它要去哪里好吗?借此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二)出示挂图,教师运用贴绒教具讲述故事内容。(1)提出听故事的要求:听一听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2)幼儿听完故事后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三)提出疑问让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幼儿续编故事。(1)幼儿讨论:这些小动物都有什么本领?如果你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你会怎样帮助猫医生过河?(2)教师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开动脑子,积极思维,启发幼儿想出最好的过河办法并把故事结尾编得合情合理。(3)讨论后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编的故事结尾,要求幼儿连贯生动地讲述。(四)引导幼儿按各种动物的特点创编故事内容并将创编的.故事结尾画下来且在展示台上进行讲述。(五)组织幼儿表演故事,复习巩固故事内容及创编的内容。(1)请7名幼儿分别戴上不同的动物头饰,把故事情节及创编的结尾完整地表演一遍。(2)要求幼儿扮演角色时,动作要形象,讲话声音要响亮,富有表情。(六)活动结束:(1)教育幼儿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帮助的道理。(3)表扬表演得好的幼儿并组织幼儿说一说谁编得好,为什么?四、各领域的渗透(1)社会领域:故事中通过引导幼儿合理的创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