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doc

论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大学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注:李春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号0944024053任课老师:邹小蓉课序号22电话15196637730邮箱726457784@qq.com从实习经历浅谈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李春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学校团委组织的暑期挂职锻炼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被分配到各直属机关单位实习锻炼。我被分配到了武侯区文体旅游局,而具体工作地点是在武侯区图书馆。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图书馆的实习经历,就我了解到的情况来谈谈目前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及其发展。此次实习的时间是在7月12日到8月12日期间,而在这期间我的岗位总共换过两次。最开始我是在图书馆的流通部门工作,主要负责图书和刊物的借阅、排架和整理等等工作。随后我又被安排到了编目室工作,主要负责图书的编目工作,包括信息录入、贴磁条以及盖馆藏章等。最后,我被调到了办公室工作,在那里我了解到了原来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简单进行图书借阅的地方,它还拥有诸如普及各类知识,提高公众素质等社会职能。比如我在实习期间便协助策划组织了多次不同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同时,通过我对图书馆一个月的了解以及翻阅一些资料,我发现公共图书馆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将这些问题总结为两类:第一是硬件上的,即图书馆的各项配套设施。在这一点上区县以上的图书馆估计做得要好一点,但对于那些更接近读者的社区图书馆或者是一些小县城的图书馆来书硬件上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图书馆给出的理由是由于读者不多,所以根本没有改善的必要,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到若一个图书馆连书都没有两本还会有谁会去经常光顾。我所在的武侯区图书馆虽然是区一级的图书馆,即使说它在阅读环境等方面做得很好,但却可以明显感到藏书的不足。同时,它的知晓度也不够高,以至于有些武侯区的居民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地方。第二是软件上的,具体来说就是服务上的。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的图书馆还是停留在传统服务的模式上,具体表现是:(1)服务形式较单一。图书馆的工作主要以图书馆的馆藏为轴心而展开,以有限有形的文献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和传递为主要内容,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等较低层次服务。(2)服务工作较为被动。目前图书馆服务是一种等读者上门的服务。在不少馆员的意识深处,以为自己是图书的管理者,是主人,而不是服务者,即使是服务,也停留在等读者上门的服务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适应。随着时代的变化,公共图书馆也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职能,同时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如果说以前的公共图书馆承担的是保存文化、传播知识、娱乐大众等传统功能的话,那现代的公共图书馆就必须还得兼有信息枢纽的功能以及能够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增值服务。这样的话就必须对图书馆的管理进行创新。但是我们又必须认识到的是像那样的创新工作永远不会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解决各种问题的前提下,逐步摸索才能实现。比如我们必须要解决图书馆馆员创新的意识和兴趣不浓的问题:拿武侯区图书馆来说,它和其他公共图书馆一样是一个不能引起人足够重视的地方,它缺乏人事权和财权。流通部门和编目室的工作人员主要是40到50岁的阿姨,而且她们工资只有每月1000多块而已,福利待遇普遍较低,所以她们大多对工作基本缺乏热情。在图书馆工作仅仅被认为是养老的一种形式而已。至于办公室的员工基本是30出头,据我了解那里的人员流动特别大,基本很多人都待不了半年就会离开,因为她们认为那里的工作工资比较低,而且还没什么奔头。同时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较为松散。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在流通部门工作时向她们提到过儿童区图书杂乱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她们却不以为然,因为她们认为那样做的话工作量比较大,而她们没时间。但其实她们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空闲的,分析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她们认为她们拿的工资太少,没必要那么卖力。当然我们不能指责她们对不对,因为她们的想法就是我们普通大众的想法。其实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创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抽象,它也可以分为一般层次和高层次两种,但不管哪种创新都是源于我们平凡的工作。比如一般层次的创新就是基于流通等一般性的服务,就拿上书还书、保护图书、室内卫生、咨询指导、排架、整序和藏书布局调整等工作来说,倘若馆员能够怀着一种真正想为读者服务的态度,肯去学,肯去做,从小事做起,从基础的东西做起,那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些琐碎而平凡的工作中有所创新。而高层次的创新主要是指在技术上、理论上和个性化服务上的创新,这方面就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了。而在我们谈到专业知识的支持时,就不得不想到了一个我们无法忽视的话题,那就是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似乎对数字这个词特别热衷,似乎那就是技术进步的代表,似乎就是先进的代名词。相应的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