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7+刑法学(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3107+刑法学(1).doc

3107+刑法学(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13页13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刑法学(1)》课程期末复习指导2013年12月修订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内容和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刑法学总则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力和案例综合分析能力。2.考核方式闭卷笔试、90分钟。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重庆电大成人教育专科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赵秉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第一版《刑法学》教材。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刑法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5.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刑法学总论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力和案例综合分析能力。6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题(20%);填空题(20%);选择题(10%);简答题(33%);案例分析题(17%)。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绪言一、重点名词:刑法学刑法二、一般掌握:刑法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第一章刑法概述一、重点名词:刑法学理解释司法解释立法解释二、重点掌握:1.刑法的概念与性质。2.刑法的任务,三、一般掌握:1.刑法的解释。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重点名词: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二、重点掌握:1.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的含义与基本要求;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意及基本要求。三、一般掌握:1.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界定标准和意义;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一、重点名词: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溯及力二、重点掌握1.刑法空间效力的含义和原则;2.刑法时间效力主要是溯及力问题的含义和基本原则。三、一般掌握:1.刑法效力范围的含义。第四章犯罪概念一、重点掌握犯罪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二、一般掌握:犯罪概念的意义。第五章犯罪构成一、重点名词:犯罪构成二、重点掌握1.犯罪构成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三、一般掌握:1.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与意义。第六章犯罪客体一、重点名词:犯罪客体直接客体二、重点掌握1.犯罪客体的概念和种类。三、一般掌握:1.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第七章犯罪客观方面一、重点名词:作为危害行为二、重点掌握1.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2.危害行为的概念及基本表现形式;3.危害结果的含意和意义;。三、一般掌握:1.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八章犯罪主体一、重点名词: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二、重点掌握1.犯罪主体的概念与共同要件;2.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内容和程度;3.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①刑事责任年龄②精神障碍③生理功能丧失④生理醉酒。三、一般掌握:1.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第九章犯罪主观方面一、重点名词: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二、重点掌握1.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2.犯罪故意及其类型;3.犯罪过失及其类型。三、一般掌握:1.意外事件、犯罪的目的动机第十章排除犯罪性的行为一、重点名词: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二、重点掌握1.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2.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的构成条件及其刑事责任。三、一般掌握:排除犯罪性行为的概念和意义第十一章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一、重点名词: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二、重点掌握1.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概念、特征、类型、处罚原则及其相互区别。第十二章共同犯罪一、重点名词: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二、重点掌握1.共同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2.共同犯罪的形式;第十三章罪数一、重点名词:想象竟合犯牵连犯吸收犯继续犯二、重点掌握1.一罪的类型。第十四章刑事责任一、重点名词:刑事责任二、重点掌握1.刑事责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第十五章刑罚概说一、重点名词:刑罚二、重点掌握1.刑罚的概念和特征。三、一般掌握:1.刑罚的目的。第十六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一、重点名词: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没收财产二、重点掌握1.各种刑罚的概念及其适用。第十七章刑罚裁量一、重点名词:量刑情节法定情节酌定情节二、重点掌握1.刑罚裁量情节的种类及其适用。三、一般掌握:1.刑罚裁量原则。2.刑罚裁量原则的基本内容。第十八章刑罚裁量制度一、重点名词: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缓刑二、重点掌握1.累犯的分类和构成条件。2.自首的分类和成立条件。3.立功的分类和成立条件。4.数罪并罚的原则及方法。5.缓刑的适用条件、考验期限以及缓刑的撤销。第十九章刑罚执行制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