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案例21-1患者,女,14岁。因发热10d,咳嗽3d入院。患儿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28℃~39.5℃,无其他伴随症状,曾自服退热药效果不佳。8d前在当地县医院就诊,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予阿奇霉素0.4g/d及利巴韦林0.4g/d静滴治疗4d,患儿仍高热不退体温持续在39℃左右并出现咳嗽咳痰。X线胸片显示右上肺片致密阴影伴肺张。思考:第一节支原体生物学性状2.培养特性支原体的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培养基中必须加10%~20%人或动物血清支原体典型菌落3.生化反应4.抗原结构5.抵抗力支原体因无细胞壁对理化因素的影响比细菌敏感,容易被消毒剂灭活。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二、主要致病性支原体解脲脲原体第二节立克次体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共同特点:1.多数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2.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3.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4.有细胞壁,但形态多样5.多数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6.对多数抗生素敏感生物学性状2.结构与组成3.培养特性大多数立克次体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以二分裂方式繁殖4.抗原结构外斐反应(Weil-Felixreaction)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共同O抗原恙虫病立克次体普通变形杆菌X19、X2、XK菌株OX19、OX2、OXK+患者血清——交叉凝集试验可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5.抵抗力较弱,56℃数30min即被灭活节肢动物粪便中可存活一年以上对氯霉素、四环素类敏感磺胺类药物可刺激其生长繁殖流行环节致病机制立克次体胞膜受体结合被吞入局部血胞内大量繁殖管内皮细胞内破坏红细胞第一次菌血症溶血全身中毒症全身血管内皮细胞皮疹、脏器功能紊乱第二次菌血症所致疾病微生物检查和防治原则预防立克次体病的重点是控制和消灭其中间宿主以及储存宿主,如灭鼠、杀灭媒介节肢动物,加强个人自身防护,能有效的防止斑疹伤寒、恙虫热的流行。氯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强力霉素)对各种立克次体均有效,可使病程缩短,病死率明显下降。二、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临床表现: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病情较轻,发病缓慢,持续时间短,很少侵害中枢神经系统恙虫病立克次体传播方式:若虫→成虫→虫卵↑↓鼠等←幼虫幼虫→人↑↓虫卵←成虫←若虫第三节衣原体一、概述衣原体的共同特征生物学性状始体,又称为网状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较原体大,直径0.5~1µm,无致密核质,无胞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始体在空泡内发育成许多子代原体。最后,成熟的子代原体从破坏的感染细胞中释出;再感染新的易感细胞,开始新的发育周期。每个发育周期约为48~72h。始体是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不具感染性衣原体的发育周期2.培养特性衣原体营专性细胞内寄生3.类型4.抵抗力衣原体耐冷不耐热对常用消毒剂敏感,紫外线照射可迅速灭活。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沙眼的预防重在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公共毛巾、浴巾和脸盆,避免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传染。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预防应广泛开展性病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性行为,积极治愈病人和带菌者。二、主要致病性衣原体2.包涵体结膜包膜炎引起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包涵体脓漏眼),不侵犯角膜,能自愈;成人结膜炎可经两性接触、经手至眼或污染的游泳池水感染,引起滤泡性结膜炎,又称游泳池结膜炎,一般经数周或数月痊愈,无后遗症。3.泌尿生殖道感染经性接触传播引起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男性多表现为尿道炎,女性能引起尿道炎、宫颈炎等,若输卵管炎反复发作可导致不孕或宫外孕4.性病淋巴肉芽肿性病淋巴肉芽肿由沙眼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引起。主要通过两性接触传播。肺炎衣原体第四节螺旋体对人类致病:1.钩端螺旋体属2.密螺旋体属3.疏螺旋体属一、钩端螺旋体生物学性状2.培养特性钩体是唯一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螺旋体,常用柯索夫氏液培养基培养,生长缓慢3.抵抗力对干燥、热、日光直射的抵抗力均较弱,在湿土或水中可存活数月致病性2.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多宿主(鼠和猪为主),传播途径有:人与污染水或土壤接触粘膜或皮肤侵入消化道粘膜(污染食物/饮水)胎盘垂直传播吸血昆虫流行特点季节性(夏秋):洪水型—猪,稻田型—鼠地区性:三多-鼠、猪、水职业性:农民、矿工、饲养员致病性先形成钩体血症,损伤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肝、肾、肺心及中枢神经,出现休克、DIC、黄疸、出血、心肾功能不全、脑膜炎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2.血清学诊断常用的方法(补体结合CF试验查特异性抗体)病程早、晚双份血清显微镜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3.分子生物学方法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