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doc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qqqq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试卷()一、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地球内圈层是怎样划分的?2、大洋地壳有何特征?3、写出古生代的地质年代单位。4、地质作用分为哪些类型?5、干旱地区易发生哪些风化作用?6、沉积岩中胶结物有几种,各有什么特征?7、河流的形成过程有哪几个阶段?8、为什么说不整合面也是划分地层的界面?9、倾伏褶曲有何特征?10、断层三角面是如何形成的?二、举例论述地球科学的现实意义。三、叙述生物层序律四、叙述河流的剥蚀作用。五、叙述江海的沉积作用。六、叙述成岩作用。七、在三大岩类演化中,为什么说构造运动是主导因素?八、哪些地貌反映了地壳上升运动?九、剪节理与张节理有何异同?十、论证大陆漂移学说。十一、叙述由地质营力造成的地质灾害。(第二~十一题每题10分,共100分)QQQQ普通地质学整理1.①地球内部密度向下渐增,但是不均匀增加。在400km、600km、2900km和400km处有明显增加,2900km处变化最大,地心为13g/cm3。②重力,在2900km深度以内,重力大致随深度增加,但有波动。2900km深度到地心,重力逐渐变小,地心重力为0.③压力,从地表至地心逐渐增加,10km为3000atm,35km为10000atm,2900km为150万atm,地心为370万atm。内部圈层划分:地壳与地幔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为古登堡面。陆地地形①山地(低山<500~1000m>,中山<1000~3500m>,高山<大于3500m>);沿两大地带分布,一为环太平洋两岸地带,二为从阿尔卑斯山到喜马拉雅山再到南亚地带。②丘陵(一般仅数十米,最高200m),属重峦叠嶂低矮地形,如东南丘陵,川中丘陵。③平原海拔较低的宽广平坦地区,海拔多在0~500m,海拔0~200m叫低平原(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200~500m叫高平原(如成都平原)。④高原海拔500m以上,顶面平缓,起伏较小,面积比较辽阔的平地。⑤盆地周围山岭环绕,中部地势较平似盆状的地形。⑥洼地陆地上有些地区很低,高程在海平面以下。摩氏硬度计①滑石②石膏③方解石④萤石⑤磷灰石⑥长石⑦石英⑧黄玉⑨刚玉10.金钢石P34表表3-7表3-8表3-9喷出岩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按SiO2含量划分岩浆岩【大于65%(花岗岩)、52%~65%(正长,闪长,安山)、45%~52%(辉长岩,玄武岩)、小于45%(橄榄岩,辉长岩)】变质岩特征构造:片理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地层表:(P50)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褶皱概念:岩层受力变形产生一系列连续的弯曲岩层连续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是岩层塑性变形表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是较新岩层,两侧部分岩层依次对称变老。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形成中心部分较老岩层,两侧岩层依次对称变新。褶皱要素核:褶皱的中心部分。翼:褶皱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岩层。枢纽:褶皱弯曲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细分(P63,64图):按轴面产状→直立褶皱(A)倾斜褶皱(B)倒转褶皱(C)平卧褶皱(D)按枢纽产状→水平褶皱(AB)倾伏褶皱(CD)断层概念:岩层或岩体受力破裂后,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位移,这种断裂叫断层。要素:断层面、断盘、断距。正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逆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平移断层:沿断层面走向,两盘相对错动断层组合类型(P675-23):阶状断层→两条或两条以上倾向相同走向平行正断层组合而成,上盘依次下降,呈阶状。地堑→由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一个中间断块下降,两边断块相对上升的构造。地垒:有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的一个中间断块上升,两边断块相对下降的构造。叠瓦构造:数条逆断层平行排列,构成倾向一致的逆断层组合。地层间接触关系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时代连续。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即两套地层之间有地层缺失。不整合面: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接触面叫不整合面,通常保留着古风化壳或大陆沉积物或在不整合面上有粗粒的,由上覆地层碎屑物组成的底砾岩。不整合分类:①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是彼此平行的,也叫假整合。<1、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有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显著变化。2、形成过程: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隆起,遭受剥蚀→再次地壳下降,重新接受沉积>②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是斜交的。<1、角度不整合反映发生过一次显著水平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变化。2、形成过程:陆地下降接受沉积→水平挤压(岩层褶皱、断裂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