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通 考试版整理~.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通 考试版整理~.doc

经通考试版整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学问。经济学基本原理:公理一:稀缺性假设。任何有用的物品和服务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都是有限的,凡属有用的东西都是稀缺的。公理二: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行为者是理性的,他们在各种约束的限制下,追求目标函数最大化。(一)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决策:原理一:选择原则:人们时时处处面临交替关系。原理二:机会成本原理: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又称备择成本,即选择某一目标而放弃的其他目标)原理三:边际原理:理性的标尺。原理四:激励原理: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二)经济主体如何交易:原理五:比较优势原理:贸易能改善个人和国家的经济福利。原理六:市场机制原理: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原理七:政府适度干预元原理:政府有事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原理八:生产率原理: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原理九:通货膨胀原理:政府发行货币过多时物价上涨。原理十: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交替原理。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一、分析性概念框架,这类概念提供一种统一的分析视角和分析的级数路线。二、具体的分析工具,这类工具具有操作性质,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数学方法,包括微积分、导数、博弈论;体现和运用数学的具体分析方法。市场: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进行交易的一种安排。需求曲线:反映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物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因而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Q需求量P价格需求规律: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其需求量上升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物品或劳务需求的总和。影响需求曲线发生移动的因素:由价格以外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化,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称为需求变动。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变化:1、消费者收入水平(正常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正方向变动的商品。低档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商品。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因不同人而异,因同一人的不同时期而异。)2、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减少,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互补品。替代品: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3、消费者偏好4、消费者预期:消费者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5、其他因素,如:时间变化、人口变化。供给曲线:是指反映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供给规律。供给规律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其供给量减少。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本身的移动。区别供给量的变动,是因为价格变动,其他条件不变。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所有其它因素:投入品价格、技术、卖者的数量、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政府政策。均衡价格指使商品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价格。也称为市场出清价格供求定理:任何一种商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需求价格弹性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中点法求需求价格弹性={(Q2-Q1)/[(Q1+Q2)/2]}/{(P2-P1)/(P1+P2)/2}(P1,Q1)(P2,Q2)为需求曲线上两点坐标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的变动/初始需求量)/(价格的变动/该商品的初始价格)分类: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说明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大于其价格变动的比例,因而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小于1需求量变动小于价格变动,缺乏弹性;等于1,需求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动,单位弹性。等于0,说明需求无弹性。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就越大;相反,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就越小。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1.替代性:替代品多,弹性大。2.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缺乏弹性。3.在预算中的重要性:小部分,缺乏弹性。4.时间的长短:考虑的时间越长,产品的需求就越富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正:正常商品。负:低档商品)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商品X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商品y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替代品为正,互补品为负,接近0意味两者不相干)供给价格弹性衡量生产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Q2-Q1)[(Q1+Q2)/2]}/{(P2-P1)/[(P1+P2)/2]}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与供给曲线关系:通过某一点的供给曲线越平坦,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就越大;相反,通过某一点的供给曲线越陡峭,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就越小。弹性对均衡变动程度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