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doc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4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doc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19·济宁模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与中国城镇化水平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A.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B.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C.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D.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2.图示内容可反映出()A.城镇化水平提高导致制造业份额不断增加B.制造业内部存在着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C.东部沿海地区是制造业的主要转入地区D.目前制造业发展主要依赖劳动力成本低1.C2.B[第1题,在不同的城市化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业的类型存在差异。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部门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据此推断①②③分别代表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第2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制造业内部存在着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2018·淮南二模)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5题。3.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变化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4.该国最可能是()A.美国B.中国C.巴西D.日本5.该国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A.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动力导向型工业3.D4.B5.C[第3题,1960~1970年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很快,说明其他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快,总就业也增长;1980~1990年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和所占比重都迅速增长,也反映这一时期就业人口增长快。第4题,根据2010年总就业人口接近8亿,可以推知为中国,故选B。第5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增长迅速,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吸引大量劳动力导向型企业集聚。]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形状指标是区域内各斑块总边长与最小斑块总边长的比值。在一定区域内,若形状指标等于1,表明该区域的景观均一。下图为1986~2013年厦门市三类建设用地景观平均形状指标示意图。厦门特区建立之初,厦门市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1990年之后,厦门市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为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据此完成6~8题。6.由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86~2001年,厦门市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交错的格局B.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迅速上升,说明景观均一性增强C.1993~2001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说明城镇景观均一性下降D.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工业趋向集聚7.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逆城市化的出现B.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C.城市化的快速发展D.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8.造成20世纪80年代厦门市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改革开放政策B.小商品经营C.大城市扩散D.渔业资源和石油资源的开发6.A7.C8.A[第6题,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景观均一性减弱;平均形状指标下降,说明景观均一性增强。据图可知,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上升,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先升高后降低,表明该地区景观均一性先减弱后增强,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交错的格局。第7题,据图可知,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增大,说明景观均一性减弱,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的格局,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第8题,20世纪80年代后,厦门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得益于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优越的区位条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等,其中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是关键因素。](2018·石家庄二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9~11题。时间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