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NUMPAGES7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一、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质量、规模、效益、结构协调并进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质量是学校做强做大的前提条件。当前,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已在全球范围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固定议程。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当今时代,质量已经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和期望,最终取决于教学科研人员和各层次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是高校建立完整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及严格的运行机制,进而达到质量的自我完善。二、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新理念.树立全新的质量观念。高校的教学质量体现在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在大力进行素质教育的时代潮流中,全校上下应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全面素质质量观以及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多样化质量观,实现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教学质量标准、学习过程观念的转变,并内化和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实践中去。.全员参与质量管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质量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人人有责。因此,各部门应积极发动和吸收包括学生在内的每一个成员参与质量管理,并充分肯定其在教学质量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很有必要对全员进行质量管理的政策、知识和方法的宣传培训。.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在教学管理中,树立“质量形成于教学全过程”的观念,强化过程控制,将教学管理贯穿到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主要教学阶段,并抓住主要环节设置质量管理点和进行阶段把关。即紧抓输入、输出两个关口,严控教学过程的运作效率与效益。.实施全要素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不单纯是教学工作的问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还有赖于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各相关要素的通力协作,人、财、物等的全力支持,进而共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要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学生关注教学,经费支持教学,科研促进教学,政策支撑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氛围。.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建立全面、系统、快捷、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⑴指挥管理系统;⑵条件保障系统;⑶过程监控系统;⑷质量评估系统;⑸信息反馈系统,从而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运行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该系统承担着决策、指挥、组织、执行的行政职能。.教学决策链。主要由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院长(系、部主任)教务例会、系务例会、教学委员会构成。主要职责分别是:⑴定性分析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及学校发展状况,决定学校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教学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⑵对学校的目标定期进行评价;研究制定学校教学质量政策,审查批准全校性重大教学质量管理活动。⑶根据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政策,确定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对本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等进行规划;对本系教学工作和质量管理进行评价,提出建议。⑷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对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教学行政指挥链。主要由校长、教学校长、教务处长、院长(系部主任)、教研室(教学系)主任及教务处、院(系部)教学管理人员构成。主要职责是:⑴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政策,在授权范围内制定有关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与制定相关质量标准。⑵计划和组织实施学校和本部门的日常教学工作与活动。⑶下达相关质量管理目标,组织实施开展学校或本部门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下达相关质量管理目标,对教学过程各环节质量保障与达标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教学条件保障链。由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计财处、设备处、图书馆、国际合作交流处、后勤处等机构构成。主要职责是:⑴分析实现教学质量目标所需条件,按照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与信息的支持。⑵定期评价并报告自身履行职责的情况。⑶检查各院(系部)及教师对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激励与宣传链。由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构成。主要职责是:⑴建立并推行与教学质量挂钩的校内分配机制。⑵及时向校内外宣传学校的教学改革、教学政策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成就。⑶在校内外传播推荐成功的教学质量管理经验。⑷对师生进行质量管理的培训与教育,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仲裁链。由专家委员会、教代会和党群机构构成。主要职责是:对有关部门或个人之间关于质量评价结论的争议做出裁决。四、教学质量保障系统.高校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教育教学培养过程如下图:学校定位培养目标新生入学教学计划社会用人需要教学管理教学大纲教学过程课程考核学籍管理学生毕业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学习需求.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