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6M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三章 第二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ppt

第三章第二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纲下载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大规模反气旋型[指点迷津](1)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仍然是寒流。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全球热量平衡的影响2.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1)寒暖流交汇海区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2)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如北海渔场、渔场和渔场。(3)上升流形成的渔场:如渔场。3.对航海的影响(1)顺洋流航行,不仅加快航速,而且省时安全。(2)寒暖流相遇形成的对海上航行不利。(3)洋流携带的冰山对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1)。(2)加速净化速度。[特别关注]渔场分布往往受洋流影响。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即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考点一线串]2.洋流的分布名称名称名称[应用闯一关](1)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2)A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解析:第(1)题,图中等温线越向北数值越大,故图示区域应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曲,说明有暖流经过。第(2)题,根据世界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可知,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大洋西岸为暖流,故D项正确。[考点一线串]2.对渔场的影响(2)上升流:3.对航海的影响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技法一招鲜][应用闯一关](2)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的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3)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解析:第(1)题,根据所给经纬度以及区域轮廓可判断,此区域为澳大利亚,其西岸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属于印度洋海域。正确答案为C。第(2)题,寒流对流经区域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流经区域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图中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故正确答案为D。第(3)题,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偏北,北半球受季风影响吹东南风或西南风,其中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为西南风,因此由澳大利亚开往上海的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为顺风顺水。故选A。[例1](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B.②处风平浪静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D.④地森林密布(1)从区域图中经纬线可知①地所在经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2)从“日出景观”中时区4时可获得①地日出时间。(3)从四幅光照图中可获得昼夜长短和晨线或昏线信息。[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知:①地经纬度为30°S,45°E,位于东三区;从题中“在①处看到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可计算出①地日出地方时为7时,即昼短夜长;结合“日出景观”可知①位于晨线上,故选C。第(2)题,从图中①处位置可知该处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其流向与船的航行方向一致;②处此时受西风带影响,风浪很大;③地为地中海气候,正值雨季,河流进入丰水期;④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寒流影响为荒漠景观。[例2](2011·江苏高考)下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2)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A.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读材料可获取以下信息:(1)从图例可知地震深度大小。(2)从图例分布可知变化规律。(3)从问题中可知污染物随洋流扩散。[解析]第(1)题,东部多浅源地震,中部多中源地震,西部多深源地震。结合选项可知D选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福岛的位置”结合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可知污染物向东北方向扩散。洋流图的判读1.洋流的判断和应用(1)判定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