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勇于创新的模范乡村领头人——邓天辉邓天辉,男,瑶族,1963年10月出生,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三江乡栗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邓天辉同志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了“发展蔬菜种植,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动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带领全村群众,根据本村实际,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农业生产融于市场,创建了栗田村大红茄生产基地,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经济效益可观,农民增收显著,成为恭城瑶族自治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典范。一是以党员为核心,甘冒风险,勇闯市场。栗田村地处三江乡中部,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86人,过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栗田村在经济发展方面一直没有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村民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许多年轻人都靠外出打工谋生,有一段时间外出打工人数达98人,占总人口的10%,由于家中的主要劳力外出。许多田地都丢荒了,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邓天辉同志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个平台,与支委一班人认真研究了本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前景,亲自带领本村党员骨干和农户代表赴广州、龙胜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寻找适合本村发展的农业项目,对引进优质蔬菜大红茄种植项目进行认真分析,认为该项目成本低、效益高适合本地发展,可发动群众大力种植。但刚开始发动时,部分群众担心市场变化,产品卖不出去,不敢种植。在邓天辉同志的组织下,支部又组织18个有经济头脑、敢闯敢干的党员牵头组建了“三江口蔬菜专业合作社”,承诺对茄子的种植技术、产品销售负责,承担风险,并签下了产品保价回收合同。邓天辉同志还多次带领支委成员和农户前往广东等地考察市场行情,对茄子的销售市场做到心中有数。消除了产品销售难的顾虑后,该村农户种植大红茄的积极性高涨,并带动了相邻的十八岭、三寨村的许多农户也加入了种茄子的行列,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100多亩猛增至450多亩。村民伍贤东过去一直以外出打工为主,有时连爱人也带上,一年到头,挣回的钱不足1万元。最主要的是,把家里的田地都丢荒了,老人、小孩得不到照顾,家庭也冷落了。这次,他看准了党支部带头发展的项目,大胆加入合作社,一家人种植茄子11亩。由于他吃苦耐劳,又能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种植,茄子获得了良好收成,亩产达到7500公斤,平均售价0.8元∕公斤,总收入达6.6万多元,一家人沉静在丰收的喜悦中。二是以农民利益为重,确保农民增收。为了确保茄子种植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邓天辉同志多次邀请县、乡农技人员及广东种植大户前来进行技术指导,对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实施无公害化管理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使种植户有效地掌握了茄子的种植管护技术,400多亩茄子长势喜人。2010年,合作社根据市场行情,以每公斤0.8—1元的价格大量收购,有时一天可收到4万多公斤。据统计,亩产量在5000公斤以上,这样,亩产值可达4000—5000元,除去每亩1000元左右的成本,纯收入3000—4000元,茄子收完后他们还计划种植冬季蔬菜,每亩又可以有1000元以上的收入。村民赵志勇高兴地说:“我过去长年在外头打工,一年到头也只有几千块钱拿回家,现在我不用外出,一年有1万多块钱的收入,田地管好了,家人也能团聚了。这全靠党支部帮引进的这个好项目啊。”2010年,该村茄子基地共有种植户174户,解决了400多名劳力的就业问题,村民不出村就可以有了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看着村民们逐渐鼓起来的腰包,邓天辉的心理暖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