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常识连载 9.docx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常识连载 9.docx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常识连载9.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常识连载9:512013-3-21纬40度9.胡逸之跟随陈圆圆二十三年之中,陈圆圆向他说过几句话?55句10.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辽宁、山西小区停车费上涨居民不满如何处理非居住区停车费上涨,周边居住区停车费也跟着上涨,居民不满,领导让你调查这个事情,你怎么处理?【参考答案】非居住区停车费上涨,是治堵的重要举措,但是北京市发改委明确规定,停车费上调限非居住区。因此,某居民区停车费上涨是不符合规定的。对此,我会认真展开调查,努力为居民解决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首先,我要深入小区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从各周边居住区抽取住户,向他们了解以前停车费的收取情况及现在居住区停车费上涨的情况。同时通过居民侧面了解物业公司调整居住区停车费上涨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走访各小区的物业公司,向相关负责人了解他们做此次调整的原因。同时我会向题目宣讲政府的相关政策,告知他们居民已经产生了不满这一情况,物业公司上涨居住区停车费问题,不仅是违背了业主和物业公司之前签订的合同,而且也违反北京市发改委的规定:“本市居住区停车场,驻车换乘停车场,等停车位收费标准及非居住区以外的停车场收费标准不变。”希望物业公司会考虑居民的利益,尊重相关的规定办事。最后,我会把对这件事情的调查整理成调查报告并附上处置建议供领导参阅最近引咎辞职的公务员较多,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最近引咎辞职的公务员较多说明我国建设责任政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值得肯定。(2)公务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公务员对人民应该承担责任。如果其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就应该引咎辞职,如因为吉林某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给下游造成重大损失,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辞职。(3)公务员引咎辞职有利于建设责任政府。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4)应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引咎辞职制度面试迟到,准备不足迟到是公务员面试中的大忌。大部分的考生都能够做到准时到场,但仍然会有一些考生因为突发情况或是这样那样的原因姗姗来迟。迟到在面试中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考官不但会认为应试者没有时间观念和责任感,更会觉得考生对这此机会没有太多的诚意,印象分自然大减。守时不但是现代社交礼仪的准则,更是公务员面试时必须做到的事。因此,考生应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考场,熟悉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准备。考试前一天,必须了解行车路线和交通状况,最大限度地避免在路上发生延误。另外,无论你报考的是什么职位,也无论你学历有多高、资历有多么丰富,当主考官问到与职位相关的问题时,发现考生对报考的职位知之甚少,甚至连最基本的问题也回答不好时,印象分自然也会大打折扣。主考官不但会觉得应试者准备不足,甚至会认为他们根本无志于在这方面发展。所以,面试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你所报考的职位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工作流程,才能做到有备无患。缺乏自信,底气不足参加面试,最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信心,公务员面试更是如此。一个人有自信的人,能够具有由内而外的气度,常常表现为行为举止的从容、稳重;谈吐仪态的大方得体,这些恰恰就是一名优秀的公务员所应该具备的,考试要选拔的也正是这样的人才。因此,公务员考试中,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往往是成功的关键。根据观察很多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有自信心的人,但一到了考场就变得莫名的紧张。主要原因,还是对一次考试的期望过高,没有以平常心来对待,得失心过胜造成的。在这种心理驱动下,考生往往容易表现出:说话吞吞吐吐;表情很不自然;往往伴有表情、手势、姿态上的小动作,用小动作来掩饰自己内心不安的胆怯表现。也有人会表现为:刻意追求仪表,过多地关注外在形象。有的人甚至装扮过多,浓妆艳抹,给考官造成更恶劣的印象。另外,谈话时经常打断对方,想通过插话来壮胆,也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缺乏信心的表现很多,其总的特征就是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小心翼翼,顾虑重重。在公务员考试面试中,除了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之外,成功往往来源于自信。心理坦然,态度自然,才有可能正常发挥自己真是的学识和能力水平,甚至超常发挥,最终取得面试的成功。引经据典,夸夸其谈“引经据典”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是一个“褒义”的词语。虽然“引经据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了人的一种语言能力,说明所引用的这些“典故”是引用者知道的,见过的。即便是生搬硬套,也比那些腹中空空的面试者要强。但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合“引经据典”。在公务员面试中就不太适合这样做。首先,引用的典故多见于文学作品、诗词歌赋,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能够说明一个人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却不是衡量一个人表达水平以及工作能力的标准。因此,过多地使用文学典故,不但会削弱考生对于事件、问题的陈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