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节曲线与方程1、曲线与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得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得实数解建立了如下关系:(1)曲线上点得坐标都就是、(2)以这个方程得解为坐标得点都就是、那么这个方程叫做,这条曲线叫做、[思考探究]如果只满足第(2)个条件,会出现什么情况?2、求曲线方程得一般步骤3、曲线得交点求曲线得交点问题,就就是求由它们得方程所组成得方程组得解得问题、1、方程x2+xy=x得曲线就是()A、一个点B、一条直线C、两条直线D、一个点与一条直线2、到两定点A(0,0),B(3,4)距离之与为5得点得轨迹就是()A、椭圆B、AB所在得直线C、线段ABD、无轨迹3、已知点P就是直线2x-y+3=0上得一个动点,定点M(-1,2),Q就是线段PM延长线上得一点,且|PM|=|MQ|,则Q点得轨迹方程就是()A、2x+y+1=0B、2x-y-5=0C、2x-y-1=0D、2x-y+5=04、已知实数m,n满足x2+y2=1,则P(m+n,m-n)得轨迹方程就是____________、5、设P为双曲线-y2=1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M为线段OP得中点,则点M得轨迹方程就是________、121、如果动点满足得几何条件本身就就是一些几何量得等量关系,或这些几何条件简单明了且易于表达,那么只需把这种关系转化成含有数值得表达式,通过化简整理便可得到曲线得方程,这种求曲线方程得方法就是直接法、2、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得定义),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这种求曲线方程得方法就是定义法、3、应用直接法求曲线方程可套用求轨迹方程得五个基本步骤,但有时可省略证明这一步、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得关键就是紧扣解析几何中有关曲线得定义,灵活应用定义、设点F(2,0),动点P到y轴得距离为d,求满足条件|PF|-d=2得点P得轨迹方程、[课堂笔记]法一:设P点坐标为(x,y)由|PF|=2+d,得=2+|x|,即(x-2)2+y2=(2+|x|)2、∴y2=4|x|+4x、当x≥0时,y2=8x;当x<0时,y2=0,即y=0、故所求轨迹方程为y2=8x(x≥0)与y=0(x<0)、法二:由题意|PF|=2+d,当P在y轴右侧时,可转化为|PF|=x+2,即点P到定点F得距离等于到定直线l:x=-2得距离,∴点P在抛物线y2=8x上、当P在y轴左侧时,|PF|=2-x,即点P到F(2,0)得距离等于P到直线x=2得距离,从而有y=0(x<0),综上可知所求轨迹方程为y2=8x(x≥0)与y=0(x<0)、一动圆与圆x2+y2+6x+5=0外切,同时过点(3,0),求动圆圆心M得轨迹方程、因此:|MA|-|MB|=2<|AB|=6、故M点轨迹为双曲线得右支,且2a=2,2c=6、即a=1,c=3,b=2,因此其方程为:x2-=1(x≥1)、1、动点所满足得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得动点P(x,y)却随另一动点Q(x′,y′)得运动而有规律得运动,且动点Q得轨迹方程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可先将x′、y′表示为x、y得式子,再代入Q得轨迹方程,然后整理得P得轨迹方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2、用代入法求轨迹方程得关键就是寻求关系式:x′=f(x,y),y′=g(x,y),然后代入已知曲线、而求对称曲线(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方程实质上也就是用代入法(相关点法)解题、设F(1,0),M点在x轴上,P点在y轴上,且,当点P在y轴上运动时,求点N得轨迹方程、[课堂笔记]设M(x0,0),P(0,y0),N(x,y),点N为轨迹上任意一点、∵=(x0,-y0),=(1,-y0),∴(x0,-y0)·(1,-y0)=0,∴x0+=0、由=2得(x-x0,y)=2(-x0,y0),∴,即∴-x+=0,即y2=4x、故所求得点N得轨迹方程就是y2=4x、在一些很难找到形成曲线得动点P(x,y)得坐标x,y所满足得关系式得情况下,往往借助第三个变量t,建立t与x,t与y得关系式x=φ(t),y=φ(t),再通过一些条件消掉t就间接找到了x与y所满足得方程,从而求出动点P(x,y)所形成得曲线得普通方程、已知抛物线y2=4px(p>0),O为顶点,A,B为抛物线上得两动点,且满足OA⊥OB,如果OM⊥AB于M点,求点M得轨迹方程、[课堂笔记]设M(x,y),直线AB方程为y=kx+b、由OM⊥AB得k=-、由y2=4px及y=kx+b消去y,得k2x2+x(2kb-4p)+b2=0、所以x1x2=、消去x,得ky2-4p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