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水》第1课 水到哪里去了.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水》第1课 水到哪里去了.pdf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也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单元共有8课,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第1~4课从观察水的蒸发现象开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冰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5、6课引导学生探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以及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其他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7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组成物质的成分并没有改变,总结并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特殊物质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水相关的认知经验,他们知道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以喝,可以用来清洗物品,可以溶解一些物质,在加热时会冒气泡……这些知识生动有趣且与生活情境直接相关,但同时也是碎片化的。学生刚进入三年级学习,思维还处于以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为主的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现象解释”“寻找证据”“数据采集”“比较分析”等理性科学学习过程,同时要兼顾“理”和“趣”。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与水相关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1.围绕科学概念,强化基础教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设计者“必须将事实性知识置于学习者的概念框架中”,科学概念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围绕科学概念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理解和迁移应用,有助于他们用概念完善认识框架。在本单元中,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2.组织科学活动,注重方法教学。本单元各课都有大量的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关键,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交流研讨,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得到的数据合理地迁移,形成相应概念。第5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教材中虽然没有提到“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但在实验过程中要有所渗透。3.开展科学探究,规范科学表述。本单元的实验涉及一些科学仪器,如酒精灯、过滤装置等。其中个别实验耗时较长,在指导实验操作时可以借助微视频教学节省课堂时间,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探究和研讨的时间。同时要引导学生注重表述,可以借助一些汇报格式来培养学生的表述习惯。本单元涉及一些科学词汇,如“融化”“溶解”“凝结”“过滤”等,学生在书写时容易混淆,在教学时还需要注意引导。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教材P2~4)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水到哪里去了课型新授课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2.知道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科学探究目标教学初步经历“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活动。目标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形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识水的蒸发现象。重难点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学为学生准备:透明杯子、透明塑料薄膜、橡皮筋、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一杯清水,同时,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你们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吗?(预设:水是液体;会流动;无色无味;没有固定的形状;……)2.追问: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一种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态。你们知道水的其他形态吗?(预设:还有固态和气态。)3.揭题:(教学提示:指向黑板上用清水板书“水”字的位置。)大家看,黑板聚焦上的“水”消失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到哪里去了。(板书:水到哪里去了)【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回顾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水的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进行梳理,为后面的环节中将水和水蒸气进行对比做铺垫。再通过用抹布蘸清水在黑板上写“水”字,使学生注意到“水”字消失的现象,从而引出课题“水到哪里去了”。探索一:水到哪里去了探索1.提问:黑板上的水是真的消失了吗?(预设:不是。)那它跑到哪里去了呢?与研讨(预设:它跑到空气中去了。)2.追问:我们为什么看不见跑到空气中的水呢?(预设: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而水蒸气是看不见的。)3.讲解:像水变成水蒸气这样,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