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的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的教案.pdf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的教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的教案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一、教学目标1、探究目标:①能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②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③能通过试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2、情感目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过程。3、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二、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投影)同学们,我们的衣服脏了都要洗一洗,衣服湿了,但是晾一段时间,就会干了。我们村西的大坑或是低洼地,大雨过后都要存许多水,可是雨过不多久,水都干了。针对这些现象,你想提出哪些问题?(二)探究活动1、教师用湿手在黑板上写一水字,学生观察这字。2、说说你的发现,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三)看书研究1、了解“水”到哪里去了?2、用自己的话说说水到哪里去了。(四)讨论交流找自然界中的蒸发设想(五)小组合作1、猜想:水分蒸发的快慢是不是都一样?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举例,如,一样多的水,一个放在茶缸中一个放在脸盆中,举行观察。每次只改动一个条件。(实验课下完成,并且作好记实)(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1、水到那里去了蒸发水蒸气水分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第二课:水沸腾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2.知道沸腾现象的特点3.理解液体有一定的沸点4.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能力目标造就动手本领,观察本领,实验本领和归纳、概括本领情感目标1.养成学生探索热现象知识的兴趣2.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方法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观察要注意抓住物理现象的主要特点,要注意主要方面的观察,从不同角度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要会描述看到的现象.蒸发和沸腾的比较,要能通过对比找到物理规律.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本节是学生实验:研究水的沸腾,从实验中得出液体有一定的沸点的结论,学生要注意观察、实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一定要注意观察到.测量水温的方法。【课题】:水沸腾了(二)实验方法1、根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安排实验.酒精灯的使用,要实验前讲清,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例,说明正确的点燃、熄灭的方法,对于不正确的方法,要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注意安全方面的原因和使用外焰提高温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会观察,根据实验的现象填写表格,记录每1min或2min时间间隔的温度值,再根据表格上的数据,分析水沸腾的特点,将表格上的数据用图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根据图象上的特点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提出一些观察和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提出的问题可以有:酒精灯使用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温度计应当如何使用;观察随着加热的过程温度是如何变化的;观察沸腾现象,描述沸腾过程;沸腾的特点有哪些;如何用图象表示沸腾过程,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什么.二.沸腾方法1、学生思考沸腾的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在液体的外表和内部同时举行,且只在一定的温度下才发生,我们可以把这个温度叫沸点,教师再提供关于沸点的一些资料,学生阅读,形成关于液体有沸点,并且温度固定(在标准气压下)的观念,结合实验结论,总结出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分歧点.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出实验结论,关于液体的沸腾和沸点的知识可以用查找息的方法研究,教师制订研究课题,学生查找息,处理息,得出一些结论.【板书设计】水沸腾了沸腾沸点测量水温的方法第三课水结冰了【学情阐发】不少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水在一定的温度下能结成冰。甚至有的学生就已经知道了环境温度在很低的情况下,水能结成冰。但是,从什么温度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学生的体验不多。【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低于℃,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2.观察、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分歧点。科学态度目标1.开端感受、体验物资状况的变化。2.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