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个人扶贫工作总结个人扶贫工作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个人扶贫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个人扶贫工作总结篇1xxx镇辖10个行政村,130个村民小组,6104户,农业人口20362人。其中贫困人口1225户,3673人。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到达9061元。贫困人口户数和人数分别占全镇的20%和18%。扶贫、脱贫工作任务比拟艰巨。经过全镇上下的扎实工作,我镇超额完成了年度脱贫目的任务。我们的详细做法是:一、高度重视,责任明确。根据南扶办函〔20xx〕9号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针对给我镇分配的今年脱贫人口330人的目的任务,召开专题会议对指标进展了分解落实。并将脱贫指标任务纳入镇对村年度总体目的.考核体系中,在年初的全镇经济工作会议上同各村签订了目的责任书,作为一项考核的硬指标催促村两委认真完成此项工作。由于全镇上下对扶贫工作认识到位,从年初一开场,我镇的扶贫工作就步入了日常化和正规化。二、分类指导,措施到位。一是认真开展了对镇域内贫困人口的摸底调查工作,为给扶贫、脱贫政策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我们摸底调查,截止今年11月底,我镇共有人口6104户,20362人。其中,贫困人口1225户,3673人;特别贫困的人口是户550人。二是部门联动,将特别贫困的130户作为今年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象,依托各项优惠政策进展重点帮扶。根据我镇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沿山边地理条件较差的4个丘陵村的实际,镇扶贫办牵头,会同镇民政、社保、计生、经发、城建办(站、所),将各类国家优惠政策集中捆绑,重点倾斜,使这局部贫困人口及时得到了扶助,加快了他们的脱贫进程。我们还积极申报农村贫困大学生资助工程,今年申报12人,最终审定通过了9人,本科生每人得到12000元的救助。解决了这局部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的经济困难并帮助这些家庭实现了脱贫。扎实的脱贫业绩深受贫困户好评。三、认真总结经营和教训,寻求脱贫工作新打破。我们一年来的脱贫工作虽然获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深知,我镇的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都占到全镇总数的三分之一,脱贫任务相当繁重。另外,贫困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我们脱贫工作的最终目的。下年度我们将在继续扩大贫困户搬迁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搬出户致富的帮扶工作,协助他们尽快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径,实现安居乐业。扎实将我镇的扶贫、脱贫工作稳步推进。个人扶贫工作总结篇220xx年,我局继续承担xx镇xx村8户扶贫对象的精准扶贫扶任务。我局对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全局重点工作内容,在入户调查、扶贫方案的制定、扶措施的落实上下功夫,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我局扶情况总结如下。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扶责任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把精准扶贫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增强局全体干部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意识,将8户扶对象逐一落实到每一名干部职工,实行一对一扶。二、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局各扶责任人逐一深入僻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家庭基本情况、主要致贫原因、僻户需求等第一手资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每户不同情况,制定了详细可行有针对性的“四项清单”和脱贫方案,集体研究,分头实施。三、加强宣传,充分调动僻户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在入户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各扶责任人注重加强扶贫工作的政策宣传,引导僻户克服“等、靠、要”思想,提高僻户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接受新技术、新理念,助解决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子女学杂费减免、医疗费用报销、危房改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使其尽快脱贫致富。四、狠抓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明显。(一)每月一调度。各扶责任人严格遵守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克服单位人少事多的困难,坚持每月至少1次到僻户家中了解生产、生活、健康状况,竭力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政策宣传入户、致富项目入户、关怀温暖入户。我局每月调度一次,针对突出问题,实行集体研究,全员参与,共同研究解决的方法措施。(二)逢节必慰问。每逢传统节日,各扶责任人必定到僻户家中进行慰问,了解生产生活情况,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共送去慰问金120000元。(三)政策全落实。认真研究、梳理扶贫办、民政、人社、财政、教育、卫生、规建等部门的扶贫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积极为僻户争取政策支持。(四)分类施举措。根据僻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及实际情况,采取“一户一策”,采取种养殖业扶、技能培训扶、教育扶、危房改造扶、物质扶、医疗扶、就业扶等措施,进行分类扶,提高扶成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