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doc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文章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因素。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创新能力一、引言现代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科技与知识创新之上的。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了技术与经济之间的结合,与此同时也使得技术与经济的结合需求更大,高技术产业由此而生,并且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高技术产业并不仅仅代表的是经济实力与竞争力水平,同时还能够体现出这个国家与地区的技术进步以及创新的能力。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界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定性判断,根据高技术产业所应该具有的特征与作用来进行判定,例如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对于高技术产业就有专门的定义,在高技术产业的判定中定性判断的方法很少采用。二是定量指标界定,通过若干个能够体现出高技术产业特征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量化的指标来进行界定,最为常用的指标就是产业技术密集度。需要明白的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具体界定方法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二、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7月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主要包括有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这五类行业。总的来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表现出了较为良好的势头。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居世界前列。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当快速,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与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都大幅增长,同时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高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曾经信息产业“一枝独秀”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所占比例在逐年下降,同时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高技术产业创新实力得到增强,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在稳步提高,在信息、生物以及新能源等领域已经新建起一批国家级的研究中心与实验室,并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涌现出华为、联想等一批拥有较强创新活力的企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大幅的增加。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发展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大而不强的局面没有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产品的附加值仍然不高;二是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关键技术上仍然是短板;三是缺乏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还没有能够建立起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产业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四是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的改善。三、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因素分析(一)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结构高技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较高,整个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依靠高技术人才运用他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进行不断的研究、创造出科技成果,并将科技成果产品化、市场化。相比于物质、货币等硬资本,人力资本拥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国内虽然拥有部分高科技人才,但是却并不多,并且在质的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最顶尖的学者与学生多数都留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来自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的统计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学生是从美国大学获取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数最多的外国学生,并且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明确的表示在获取博士学位后有计划留在美国。根据《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的统计显示,在1978年到2009年间,中国的各类出国留学生共有162.07万人,最后学成回国的仅有49.74万人,不到3成的返国率,并且返国的这部分在学术水平上也与国外存在差距。(二)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当前我国处于两种科技创新财政投入模式的转换时期,同时存在着两种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一种是国家科技创新投入,另一种是以企业为主体所进行的科技创新,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从总体上来看,国家财政用于科技研究的支出在逐年上升,但是其所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要低于4%,而美国则在1985年时比例就已经达到了5.4%。我国的R&D经费强度在1999年之后快速提高,在2006年时位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达到了1.42%,但是和发达国家的2%的一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到现在企业是R&D经费的主要来源与R&D活动的主要执行者,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研发投入的主体。(三)高技术产业的需求状况我国近年来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快速膨胀,仅就芯片需求这一项,国内市场在2006年时就已经达到了565亿美元,并且基本都是用于民用领域,特别是随着智能化产品的增加,各个领域对于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于其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