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火烧”中储粮?.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谁在“火烧”中储粮?.doc

谁在“火烧”中储粮?.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谁在“火烧”中储粮?HYPERLINK"http://business.sohu.com/s2013/others675/index.shtml"\l"#"\o"分享到搜狐微博"HYPERLINK"http://business.sohu.com/s2013/others675/index.shtml"\l"#"\o"分享到新浪微博"HYPERLINK"http://business.sohu.com/s2013/others675/index.shtml"\l"#"\o"分享到腾讯微博"中储粮几万吨粮食被烧毁,着实可惜。但是,你可能没有想到,如果不是政策的刺激,这几万吨粮食根本就不会存在。就算不被火烧,也很容易发霉腐烂变质。作者:褚良看过央视焦点访谈对于此次火烧粮的报道,你会发现大量的粮食因为仓容不足在户外堆积如山。实际上,这些露天堆放在外面的粮食,即使不被火烧,也很容易发霉腐烂变质。上世纪末,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时由于仓储设施不足,保管不善,东北大量的粮食陈化,最后不得不用来做燃料乙醇,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很多人可能就问,既然仓容不足,为什么还要收那么多的粮食?因为若政府不出面收购,粮价就会往下掉,农民种粮收益就会下滑,这与提高农民收入的大政方针不符。但是,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连续多年粮食总产维持在5亿吨以上,而市场需求增长有限,为了避免增产导致价格下滑,政府只得托市收购兜底。于是政府手上的存粮越来越多,仓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虽然,多年来政府一直在扩充仓容,但是仍然难以赶上粮食增产的速度。抛开货币因素,这是为什么粮食持续增产粮价却持续走高的主要原因:增产的粮食大多形成了储备,并没有形成有效供给。(当然,很多人怀疑中国粮食连年增产有假,但是考虑到政策的刺激力度,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真实的。)那么,既然国内消费不了那么多,为什么不出口?政府其实也想,可是环顾全球,比中国粮价高的地区屈指可数,也就日韩等少数几个国家。以收购的成本价出口根本没人要,得大幅降价才有市场。火烧了是损失,亏损出口也是损失,本质上没什么两样,因此,是粮食安全政策在浪费、“火烧”掉万吨食粮。实际上,2007-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的时候,国际粮价暴涨,大幅高过国内市场,是多年来难得的出口良机。但是,当时中国政府也被国际粮食危机吓坏了,担心国内粮食安全,不趁机高价促销,反而出台了严厉的禁止出口政策(取消粮食出口退税的同时,进一步征收出口税)。在国际粮价供给最紧张的时候,我们夸耀储备粮达到2亿吨,社会库存消费比近50%,远高于国际水准。但是,此后在高价格的刺激下,全球粮食增产迅猛,价格大幅下跌。如今,国际粮价已经是大幅低于中国市场。现在出口市场也基本被堵死。机会错过了,可不轻易再来。一方面是粮食堆积如山,一方面是粮食产能仍在持续扩张,游戏越来越难玩下去了。现在只要政府停止托市,粮食价格就得往下掉。当前正值新麦上市前,小麦的托市行动也已经开始,小麦的仓容也面临着考验。近几年,全国粮食增产基本上依赖东北。然而东北却远离粮食主销区,粮食外运困难。为了避免价格下滑,国家在东北收购了大量的临时储备粮食,很多就这样露天存放,极易腐败变质。实际上,储存的粮食即使没有腐败变质,经过两三年的储备以后再轮出,粮食品质也下降很厉害。而且,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为了防止虫害,经常要定期喷洒很多防虫药物,难免有残留,更是对健康构成直接威胁。粮食储备越多,中国人吃陈粮的机会就越高。冒着健康的危险天天吃陈粮,这样做的目的据说是为了粮食安全,没有比这更滑稽可笑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