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言语(yányǔ)概述第一节言语概述(ɡàishù)一、言语及其作用(一)什么是言语1.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属于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2.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属于心理现象。3.关系(guānxì):区别:【讨论】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是先有语言,还是(háishi)先有言语?联系:1.言语活动依靠语言来进行,离开语言,就没有言语过程。2.语言是在言语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二)言语的作用(zuòyòng)1.言语的符号固着功能2.言语的概括功能。3.言语的交流作用(zuòyòng)4.言语的调节作用(zuòyòng)。如“不可以吃别人的东西。”二、言语(yányǔ)的种类(一)外部(wàibù)言语1.口头言语:是指以听、说为主的言语。即“说出的、可以听到的言语”。分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1)对话言语:(2)独白言语:一个人在较长时间内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对话言语较独白言语更为复杂。(二)书面言语:是指人们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qínggǎn)的言语。即“写出的、能看到的言语”。(三)内部言语:是指个体内心“无声的言语”。即“不出声的言语”。【问题】如何评价幼儿言语发展的状况?1.语音方面2.词汇方面3.句子(jùzi)方法(语法结构)4.表达能力方面第二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一、学前儿童口头(kǒutóu)言语的发展(一)语音的发生与发展1.发音的准备期:包括三个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哭叫反射”本能发音单音(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自言自语”复合音(3)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9-12月)2.听词阶段(8-9个月)对语音的“偏爱”3.理解词阶段(1岁左右)【分析(fēnxī)】给9个月的婴儿看“狼”和“羊”的画片。每当出示“羊”时,就用温柔的声音说“羊,羊,这是小羊”,而出示“狼”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狼,狼,这是老狼”。若干次以后,当实验者用温柔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就会指画着羊的图片,反之亦然。这时,实验者突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狼的图片。这说明了什么?----听词阶段,对语调的理解4.逐渐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小班:以语音教育为主;中班:完成语音教育;大班:幼儿可以自觉地、有意识地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整个幼儿期都有纠正语音的任务(rènwu)。5.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两岁之前无语音意识,不能辨别自己和别人的语音错误幼儿期开始形成,表现为:(1)能评价别人的发音(2)能意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发音(二)学前儿童(értóng)词汇的发展言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词汇的发展词汇的发展的表现:1.学前儿童(értóng)词汇数量急剧上升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大的时期2.词类范围的扩大所掌握的词类范围在不断扩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fùcí)外,逐步掌握和应用关系词。词类3.词汇内容的丰富和加深不仅(bùjǐn)词汇数量增多,而且词汇内容丰富和加深。逐步掌握一些抽象性、概括性较大的词。4.积极词汇增长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指不能理解,或者能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5.“造词”现象在3-5岁儿童词汇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一种自造新词的现象,这跟词汇的贫乏和误用分不开的。如:水牛(shuǐniú)、田牛;一双裤子;一辆玻璃。(三)基本掌握语法结构【典型表现】如何看待下列(xiàliè)现象?1.孩子见到猫,叫“猫猫”,见到小碗,叫“碗碗”,还有瓶瓶、勺勺等,2.孩子说出“拿”这个词,有时代表他要拿奶瓶,有时代表他要拿玩具,还有时代表他要拿别的孩子手里的食物。3.把汽车叫做“笛笛”,把小狗叫做“汪汪”。1.单词句(cíjù)阶段(1—1.5岁)特点:①单音重叠②一词多义③以音代物2.多词句(cíjù)阶段(1.5—2岁)3.单句阶段(2—3岁)◆以简单句为主:“妈妈拿帽帽”◆初步学会使用复合句:“我高,我排在后面”“只要我们听话,老师就带我们出去玩”◆被动句难理解:【例1】一幼儿将“小明被小华碰了一下”理解成小明碰了小华一下。另一幼儿把“小班儿童上车之前大班儿童上车”,理解为小班先上车,大班后上车。【例2】当老师说“小明把王医生送到医院里”这个句子时(zǐshí),相当多的幼儿误认为是小明生病了,王医生送小明去医院。(四)学前儿童口语(kǒuyǔ)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小班:不善于独立、大胆讲述,表达能力差,带有很大的情境性中班:可以独立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