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教育:过横道时,左右看!张家营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讲学导航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执笔人:林迎春初审:孙亮亮审核:课型:综合课时间:9月3日课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懂得生活离不开地理,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2、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学习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习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法指导】用事实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去观察地理现象,了解和探索地理事物存在和发展规律。【教学设备】多媒体卫星接收学习活动一: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过程】一、预习自学合作探究读教材与同学们谈地理P1-2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那些事与地理有关?2.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二、【合作探究】解决不了的问题上交组长,师生共同解决1、我们为什么要学好地理?教材与同学们谈地理P2-3页2、地理学的含义。教材与同学们谈地理P2-3页3、如何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来的”这句话?教材与同学们谈地理P2-3页三、【交流与展示】四、【质疑释疑】五、【当堂检测】(组内互批)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地表形态的变化,()和()的形成,人口的()、聚落的()和()等。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预习自学合作探究读教材P2-3页内容和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1、由第一章前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推测这张图片是在什么年代在什么地方拍摄的?2、地球到底是圆还是球体?议一议圆和球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教材图1.1的四幅图,你是按怎样的顺序阅读的呢?4、读图1.2,说出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表面积是。最大周长是。平均半径是。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地球是圆形的,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二、【合作探究】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参考图1.3体验在球面上看船的情景,你能揭示其内在原因吗?2、由月食照片一定能推断出地球是球体吗?3、说一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所经过的主要地点和大洋。三、【交流与展示】四、【质疑释疑】五、【当堂检测】(组内互批)一、填空题: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的过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用实际行动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二、选择填空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57B.6378C.63712.下列数字不足以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是()A.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B.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地月距离38.4万千米【拓展提升】拓展地球有多大?我们居住在地球上,看到的是连绵不断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望不到边的沙漠戈壁,广阔无垠的大海……要是坐上飞机,从空中往下看,更会感到大地辽阔无比.地球究竟有多大?我们知道,科学家曾经计算过,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假如我们沿着它的最大纬线圈——赤道,向东或向西行,整整飞行一圈,再回到原出发点,每小时800千米,那就需要50多个小时,要连续飞行两天多.想当年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绕地球一圈花了近三年的时间,地球之大可想而知.提升动手做一做:由上可知,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为了学习和研究方便,人们仿照地球的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下面,我们就参照图1.6,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吧。我的收获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