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参考.docx
上传人:书生****aa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参考.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参考.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参考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参考第一部分(1----3题,15分)1、根据要求填写诗词原句。(每题2分,共8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2)-------------------------,随君直到夜郎西。3)杜甫《望月》中最负盛名的诗句是:-------------,------------。4)从你积累的诗词中写出一个与“劳动”有关的完整的诗句。-----------,-------------。2、2003年10月15日-16日,我国“航天飞船载着航天英杨利伟,历时21小时环绕地球飞行14圈,安全着陆。神舟”五号的飞行成功,标志我国的空间技术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水平,每一个中国人都额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4分)(1)如果你是杨利伟,出舱的那一刻,你最想说什么?--------------------------------------------(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想对杨利伟说什么?--------------------------------------------3、《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战役和聪明睿智、英勇善战的人物。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一场战役和器重你最喜爱的人物,并说说原因。(3分)-------------------------------。第二部分(4---题,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一)送董邵南序(13分)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和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易移,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之有所感也。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4、据要求填写原文句子。(3分)1)点明董邵南游河北缘由的句子是------------------------------2)作者直接慰勉董邵南的句子是----------------------------3)作者是怎样巧妙地提行董盛不要误入歧途的?-----------------------------------------5、首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6、文中两次出现“董生勉乎哉!”,其作用是什么?(3分)---------------------------------------------------------7、结尾一句“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3分)------------------------------------------------------8、韩愈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2分)----------------------------------------------(二)弟弟张爱玲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吗?”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虚荣心。他妒忌我画的画,趁没人的时候拿来撕了或是涂上两道黑杠子。我能够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压迫。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一同玩的时候,总是我出主意。我们是《金家庄》上能征惯战的两员骁将,我叫月红,他叫杏红,我使一口宝剑,他使两只铜锤,还有许多虚拟的伙伴。开幕的时候永远是黄昏,金大妈在公众的厨房里咚咚切菜,大家饱餐战饭,趁着月光翻过山头去攻打蛮人。路上偶尔杀两只考虑,劫得老虎蛋,那是巴斗大的锦毛毯,剖开来像白煮鸡蛋,可是蛋黄是圆的。我弟弟常常不听我的调派,因而争吵起来。他是“既不能令,又不受令”的,然而他实在是秀美可爱,有时候我让他编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为老虎追赶着,赶着,赶着,泼风似的跑,后头呜呜赶着……没等他说完,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了一下,把他当个小玩艺。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过的是何等样的生活。有一次放假,看见他,吃了一惊。他变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干净的蓝布罩衫,租了许多连环图画来看。我自己那时候正在读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认为他的口味大有纠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见了。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的诋毁他,他们反而倒过来劝我了。后来,在饭桌上,为了一点小事,我父亲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直淌。我后母笑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