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xuéxí)目标猜猜我~想一想:(1)能再列举(lièjǔ)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总结(zǒngjié):(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二)法律与个人活动二:权利义务相伴一生阅读(yuèdú)下列材料:李华参军前是个勤奋学习的学生,2014年复员后到电厂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被评为县人大代表。他每月寄800元钱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交纳个人收入调节税。思考:材料中的李华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李华的经历思考:(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和自己的行为?提示:风俗习惯。(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创制法律目的(mùdì)是什么?提示: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法律(fǎlǜ)的本质: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在中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发挥法治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规划》提出,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将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法治理念、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中。(1)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zhìlǐ),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3)意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zhìlǐ)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思考:(1)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标志性事件?①1954年9月20日,通过了新中国(zhōnɡɡuó)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②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③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zhōnɡɡuó)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⑤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全面推进(tuījìn)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提出这样的总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框法律保障(bǎozhàng)生活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理解(lǐjiě)法律的作用,做遵法守法的人。3.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4.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道德、法律(fǎlǜ)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认识(rènshi)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jīngguò)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法律是靠国家(guójiā)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认识(rènshi)法律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qūbié)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打击(dǎjī)违法犯罪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bǎozhèng)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chéngyuán)的行为。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为也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思考:法律的作用是万能的吗?可以解决(jiějué)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争端吗?感谢您的观看(guānkàn)!内容(nèiróng)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