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4学分,72学时,其中实验36学时,开设一学期。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ERP的发展历史;ERP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模块;ERP项目的组织与实施;ERP软件的操作与使用;ERP案例研讨;ERP与其他相关系统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理解ERP的管理思想以及ERP系统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在知识上,掌握ERP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框架和核心业务流程,通过ERP案例研讨以及体会ERP软件系统运作的过程,了解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间的关系,掌握ERP项目实施的关键决策因素和组织实施方法;在能力上,通过在模拟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需要。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中央电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其先修课为信息管理系统等。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ERP理论的形成(发展历史);2.掌握ERP基本概念、基本原理;3.掌握ERP框架及核心业务逻辑流程;4.掌握ERP项目实施的关键决策因素和组织实施方法;5.了解ERP软件的发展状况;6.掌握ERP软件的一般操作方法;7.了解ERP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集成思想。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建议采用在计算机教室(或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进行讲授的教学形式,讲授、实验与课堂讨论相结合。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本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学时。3.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一、课程学时分配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72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课学时为36。各章学时分配如下:章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验学时第1篇:ERP概述第1章4第2章4第2篇:ERP的基本原理第3章8第4章6第5章6第3篇:ERP的实施与案例第6章ERP系统的实施4第7章ERP实施案例4第4篇:ERP综合实验实验1订单与批次需求计划8实验2采购与应付管理6实验3生产管理8实验4销售与应收管理6实验5月底结账8合计3636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本课程使用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和网上教学。1.文字教材:主要教学媒体。是本课程教与学和考核的基本依据,对其他教学媒体起纽带作用,具有导学功能。2.录像教材:辅媒体。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在面授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教学内容,是对文字教材的强化和补充。3.IP课件:重难点辅导,实验指导,系统操作录屏。4.CAI课件:弥补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缺乏互动性的弱点,立足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声、图、动画、视频、自测练习、案例演示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互动的,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5.网上教学:教学辅导、答疑、阶段性总结和复习等。三、教学环节以文字教材为基础,通过录像教材、IP、CAI课件等辅助教学媒体强化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并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ERP软件系统简单流程的操作方法。网上教学与教学进度同步,辅以办学试点单位教师的面授辅导,提高教学质量。四、考核本课程的考核采用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终结性考核由中央电大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说明统一命题;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教学要求,地方电大组织实施。两种考核方式所占比例见本课程考核说明。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1篇ERP概述第1章ERP的理论发展(4学时)一、教学内容1.ERP理论的形成;2.ERP的管理思想;3.ERP软件市场及其应用。二、教学要求1.掌握ERP概念;2.了解ERP发展历程;3.理解ERP的核心管理思想;4.了解ERP软件市场及其应用。第2章ERP系统的框架及流程(4学时)一、教学内容1.ERP系统的总体框架;2.ERP系统的业务流程;3.ERP系统与相关系统的集成。二、教学要求1.掌握ERP系统的框架结构;2.理解ERP系统的主业务流程;3.了解ERP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集成关系。第2篇ERP的基本原理第3章采购、销售、库存管理(8学时)一、教学内容1.采购、销售、库存管理概述;2.ERP中的采购、销售、库存管理;3.ERP系统中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