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doc

《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教学设计五(3)班陈建新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是本组思乡主题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美好感情。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他们的想象有可能稚嫩、情感就显得肤浅。唯有用情感去点燃学生习作的兴趣,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学生思路。习作要求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的描写,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3、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描绘二十年后美丽的家乡。2、引导学生把从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掌握的表达对人、事、景物感情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曾在在外地上学的我是深有体会的。虽然离开家乡才三年,而且放假还回来,但家乡的变化已让我感到惊喜、自豪。同学们,也许你们以后也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假如20年后,你重新回到家乡,你会是什么样子?家乡又是什么样子?我们和周围的一切又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今天,我们就用我们的笔,来描绘《二十年后回故乡》(板书)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1)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2)二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3)二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依依惜别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1)说说自己文章的写作思路、开头结尾。(2)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2.教师巡视,提示用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五、佳作赏评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启发。教学反思:这节作文课的教学,我的准备是很充分的,教学设计做了很多次修改,还制作了一些相应的课件,但由于自己身体感冒,当时头脑不是很清爽,反应比较慢,学生当中的程度较好的一些因为训练团体操而缺席,所以课上得不是很满意,在座的学生虽然也按我的设计思路争相发言,但说的深度不够,大都太肤浅,语言不够具体,条理性也不够强。教学中,我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重点指导学生想象20年后的家乡的巨大变化,通过和20年前(即现在)的对比,来赞美家乡,还通过想象和家人、朋友的团聚的场面描写,突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令人遗憾的是在指导了提纲的练习后,没能在说的基础上写出初稿,并进行对好的开头或片段的展示。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再接再厉,努力学习让人的好的方法,取得满意的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