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违人员心理分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违人员心理分析.pdf

三违人员心理分析.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违人员心理分析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专家统计表明:60%~70%的事故是由三违行为造成的。因此能摸清三违人员的心理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引导思想,规范行为,变习惯性违章为习惯性遵章,必将能有效地预防事故,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对近几年的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总结出三违人员的心理动态情况。三违人员心理分析(1)缺少对企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没有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对工作不用心,对同事不关心,对未来缺乏上进心,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心理,成天混日子。学习不积极又不虚心请教,技术一般,与技术成熟熟练的同事一起工作还可以,一旦独立工作,就有可能违章。(2)缺乏责任心,安全意识松松垮垮,不求甚解,自以为绝对安全。有一安全员在动火作业前不到现场进行认真核实,在运行管线上未加盲板的情况下违章签发动火票,柴油跨降凝剂线串入东火线引燃着火(3)缺乏安全知识,技术不熟练,不知不觉违章对突发事件惊慌失措,无法进行应急处理。一些新员工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平时不注意学习,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对所从事的工作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凭热情,靠习惯。作业时糊里糊涂,出事时根本不知道错在那里,导致糊里糊涂的出事。(4)有理由的违章一些操作工当遇到安全措施落实有变化或有困难时,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探讨方法,而是凑合着干,遇有监督人员盘问时则强词夺理,自我解说。如在30m以上新吊的塔器平台上焊接时,不挂安全带,焊工说我必须先焊万平台在搭梯子,没地方挂安全带。实际上如果安全意识强,在平台内侧焊好挂钩后再往上吊平台,则当将平台吊至塔上进行电焊作业时安全带便有地方挂了!(5)利益驱动下的违章。例如利用工作之便“顺手牵羊”的偷盗现象会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导致事故发生。一单位维修工,在装置的采样口违章接汽油准别私用,当将汽油带到休息室时碰翻了油桶,洒落的汽油遇到正违章使用的电炉子,发生闪燃,当事人被烧伤,抢救无效死亡。本来此操作工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退休回家了,并且领导同意让他提前回家休息,就是为了多往家带点油,导致了事故的发生。(6)经验主义,主观主义,常为习惯性违章。例如一单位供排水车间操作工接班后去新鲜水泵房巡查,并到与之相邻的地下消防水泵房抽烟,发生闪爆,当事人医治无效死亡。当事人凭经验主管的认为,消防水泵房不可能有油气,绝对安全,殊不知白天其他车间开工时瓦斯排凝,油气经墙体渗透到消防水泵房,因此在当事人开打火机时遇油气发生闪爆。安全状态是动态的,绝不可主观臆断。盲目相信自己的经验,认为技术过硬确保不出问题;惯性操作,不注意周围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式。(7)作风不严谨,麻痹大意。这类情况,一般员工思想认识是到位的,但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的松懈下来,把安全规程,防范措施抛到脑后,加上工作内容和形式单一,员工在操作中很容易产生轻视心理,缺乏危险意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对隐患不能引起足够重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较容易引起事故的扩大。(8)投机取巧,偷懒,图省事,存在侥幸心理。有的员工观念新,脑子活,工作起来“快、好、省”,为了安逸舒适,随意简化工作程序,图省事省劲,置安全规章于不顾,属于明知故犯。近几年,一些加热炉炉膛或风道发生爆炸,多数是由于人为的简化了操作规程要求的操作步骤,未对炉膛定量吹蒸汽,未严格测量可燃气体的含量;也曾有为了少走几步路,作假记录,引起别人错误判断而造成事故的情况。(9)逞强、逞能、炫耀心理。一些员工熟悉岗位技能,有工作经验,理论上有一套,操作知识也都知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认为有关作业规定和程序对自己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小菜一碟”,别人不敢违章自己却敢,自认为“艺高人胆大”,“违章只要不出事就行”,结果造成事故。(10)盲目性的跟随、从众心理。在工作中盲目的跟从他人,安全知识不全面,安全意识不强,看到别人违章操作“即省力,又没出事”,就盲目学习和运用。如酒后上岗、不认真穿戴劳保用品,或是图省事不按岗位操作规程办事的就常有发生。员工看班长,班长看主任,你这么干,我也这么干。(11)蛮干、冒险心理。有些员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放,在心理上视小心谨慎为婆婆妈妈,把遵章受制当成刻板,凭想象随意“创新”,根本不去想是否违规,是否符合措施要求,既不听别人的意见和劝告,也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结果违章导致事故发生。(12)逆反心理。个别员工因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或对工作待遇、或对环境不满,或对管理人员有个人恩怨,或由于现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