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pdf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奔跑的春天四月的小雨浙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眷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春,活泼得像个孩子,红扑着脸蛋在淡绿的田野奔跑,牵着小伙伴的手,像风筝的另一端,翻飞着五颜六色的梦。卷起裤腿迈进春的云雾缭绕。露水湿漉漉的,湿了鞋帮,湿了脚丫,滋润了一深一浅的歪歪扭扭的脚印。同学们的笑声一串双一串,像风中摇曳的铃铛。四月的绿色仿拂春的裙裾,在淡淡暖风中轻轻摆东,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野地钱绿是她的衣裳,单单薄薄。春,安静地来,在河流的波光里柔柔地荡漾,流躺着淡淡的和煦。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春天唤醒了万物,小跑在春天,那是春带给我们的活力。(1)找出文中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过来。仿拂________摆东________钱绿________流躺________(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再写三个你知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这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像这样的句子,我也能写出来,如:含羞草的叶子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这句话写出了()A.小雨到来的姿势B.春天是小雨迈着轻盈的脚步,扭动着曼妙的身姿带来的C.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5)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同学们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地玩耍的情景。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静静地到来。“那黑白色的精灵”指的是________。(6)把你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7)根据下面的提示,接着往下写。春天唤醒了万物,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被春姑娘柔软的春风唤醒了,________。【答案】(1)拂→佛;东→动;钱→浅;躺→淌(2)红,淡绿,五颜六色,绿,浅绿,黑白;桃红;嫩黄;天蓝(3)柳絮;头发;笑脸;轻轻一碰便害羞地笑了起来(4)C(5)2;3;燕子(6)“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悄悄地到来,春天也悄悄地到来了(7)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错别字的理解和掌握,要结合词语的意思区分易错字的写法。(2)根据照原文内容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再写出几个描写颜色的词。(3)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根据题目的内容进行仿写。(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这句话描写了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5)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6)根据课文内容,把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本题答案不唯一;(7)根据课文的理解,结合题目的提示,接着往下写。故答案为:(1)拂→佛;东→动;钱→浅;躺→淌;(2)红,淡绿,五颜六色,绿,浅绿,黑白;桃红;嫩黄;天蓝;(3)柳絮;头发;笑脸;轻轻一碰便害羞地笑了起来;(4)C;(5)2;3;燕子;(6)“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悄悄地到来,春天也悄悄地到来了;(7)略【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易错字、修辞方法、课文内容概括等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这段话主要写出了西沙群岛鱼的________和________多。(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了________种鱼的特点。文中最后一句说明________。A.鱼和水各占一半.因B为海水多,鱼也多.鱼非C常多(4)你最喜欢文中哪句话,请抄写下来。请说出你的理由。【答案】(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2)种类;数量(3)比喻;排比;四;C(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