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ttp://www.paper.edu.cn微电子机械系统用高几何精度扩散片的研制佟丽英,王聪,史继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天津(300220)摘要:选取高几何精度的硅片进行硼扩散,硼扩散工艺采用双面扩散,然后经过单面磨削后,加工成单面扩散片,在此过程中,扩散片的几何参数有很大变化。本篇论文通过研究影响扩散片几何参数变化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方案,使扩散片几何参数基本恢复到扩散前的水平。关键词:硼扩散片,几何参数,单面减薄,双面抛光片1.前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1989年后,MEMS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我国MEMS的研究始于90年代初期,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已有数十家科研机构在进行MEMS的研究,已研制出了微型加速度计和微陀螺等多种样品和样机[1]。硅具有较好的光电机械性能,适合制造各种传感器。硅的这种特性使得MEMS和微电子加工技术兼容。因此,硅基MEMS构造技术是MEMS构造技术的主流。当前,硅基MEMS构造技术可分为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和体微机械加工技术。体微机械加工有很多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利用硅的[100]、[111]面的腐蚀速率有极大差异的特性,可精确地、重复性地腐蚀出所需的微结构。因为这种方法制作的机械运动元件在硅内,所以称为体微机械加工技术。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是把MEMS的机械部分,包括运动元件或传感器等,制作沉积在硅晶体的表面薄膜上,表面薄膜可以是高杂质浓度硅、多晶硅、氮化硅等,然后使其局部与硅本体分离,呈现可运动的机械性能。在微机械元件释放之前,可以制造有关电子器件部分。因此可实现微电子和机械集成在一个芯片上[2]。本篇论文研究的是制造微机电系统用的浓硼扩散片,器件的制造过程采取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利用KOH溶液对重掺杂硅的腐蚀速率与轻掺杂硅的腐蚀速率相差较大的特点,用KOH溶液腐蚀后只留下浓硼扩散层,采用浓硼扩散层作为微机电系统的机械结构部分,因此对扩散片的几何参数提出较高要求。2.实验过程实验采用CZ硅片,单面抛光,型号为N型,晶向<100>,直径100mm,电阻率为3~9Ω·cm,厚度为490±10μm,TTV<10μm,Warp<30μm,BOW<30μm。为了抵消由于杂质扩散引入的不均匀应力,采用双面扩散的方式,扩散层高浓度区厚度控制在30±2μm。在扩散过程中,优化工艺,减少扩散过程中由于骤冷骤热对硅片引入应力。扩散后采取硅片背面减薄的方式,研制成单面扩散片。背面减薄后硅片厚度为430~450μm,对背面进行抛光,研制成双面抛光片,厚度为400±10μm。双面扩散硅片经背面减薄后成为单面扩散片,单面扩散片的TTV控制很好,数值为0.6~3μm,弯曲度和翘曲度增加很多,Warp数值为20~80μm,BOW数值为30~150μm。扩散片的高浓度层用于制作微机电系统的机械传感部件,扩散片的几何参数及应力大小直接影响微机电系统的性能,因此,在扩散片研制过程中,尽量控制扩散片的几何参数,减-1-http://www.paper.edu.cn少扩散片体内的应力。为了恢复单面减薄后扩散片的几何参数,采用适当浓度的KOH溶液腐蚀的方法,KOH溶液浓度为重量百分比。采取的方案如表1。表1实验方案方案1方案2方案1-1方案1-2方案1-310%KOH10%KOH10%KOH13%KOH75℃3min75℃5min80℃5min80℃5min实验选用两组硅片,共40片。第一组硅片20片,经过方案1-1,1-2和1-3的实验后,用MS103测试系统测量几何参数,记录各步的实验测试数据。第二组硅片20片,进行改进后的方案2实验,只进行一步腐蚀,用MS103测试系统测量几何参数,记录实验测试数据。3.结果与分析各步实验完成后,根据对几何参数TTV、WARP、BOW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汇总,绘制几何参数变化图,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为总厚度变化示意图。经过方案1-1,方案1-2,方案1-3实验后,TTV逐步增大,这是由于在KOH溶液腐蚀过程中,由于各处应力不同,硅片背面的腐蚀去除量不一致,造成各处厚度不同。经过方案2实验后,由于只进行一步碱腐蚀,TTV变化很小,基本小于4μm,优于方案一中的三步过程达到的结果。TTV变化情况数值(μm)65方案1-14方案1-23方案1-32方案二10135791113151719晶片数图1总厚度变化图图2为翘曲度变化示意图。经过方案1-1、1-2、1-3实验后,WARP逐步减小,这是由于在KOH溶液腐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