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言文OO级第四学期中国当代文学试题2002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正在“双百”方针蓬勃开展之际,从年夏季开始,一场“反右”运动很快就结束了文艺界好不容易才出现的繁荣局面。2.1953年,青年作家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3.《》描写了解放军侦察小分队在东北长白山林区和绥芬草原追剿数十倍于自己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当地土匪的故事。4.小说《红旗谱》的“楔子”,作为全书的开头,主要描写的是“大闹柳树林”的斗争。5.197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将1957年“反右”运动中打成“毒草”的大多数小说以《》为题,重新结集出版。6.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坚持用十四行体写作的人屈指可数,称得上是执著于十四行诗艺术的“独行侠”。7.“暂时脱离尘世”,大体上可以概括的《缘缘堂续笔》的创作特点。8.“七月诗派”和“”的诗人,在40年代曾被批评家分别称为“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9.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五四”新文学一直存在着两种启蒙传统,一是“启蒙的文学”,一是“”。10.1978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杂志《》,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11.《我的家乡在哪里》可看作是近一个世纪生命历程的总结,体现出人文知识分子毕其一生对于人类文化精神和人格精神的追求。12.《布礼》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描写了追求革命理想及其人生的遭遇的故事。13.1981年,张洁的长篇小说《》的问世,标志着改革文学进入了第二阶段。14.的中篇小说《内奸》是对历史进行整体性反思的代表性作品。15.汪曾棋的小说将苏北(地名)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等,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16.1982--1983年间,王蒙的小说《》对新疆各民族和伊斯兰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和历史的宽容态度,成为了寻根文学的先河。17.《残月》主要讲述了一位叫的老人在一弯残月下跋涉,赶往寺庙参加晚祷的过程。18.在80年代乡土小说的作家中,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意义,他于80年代初发表了《受戒》,而后又有《异秉》、《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作品问世,形成了一个创作高峰。19.方方的《风景》和的《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20.1986年,莫言的《红高粱》和张伟的《》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的历史小说的诞生。二、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每题5分,共25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1.在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以农村题材所占比重最大,其中,重要的作品主要有赵树理的《》、周立波的《》、柳青的《》(第一部)、杨履方编剧的话剧《》和马烽编剧的电影《》等。A.创业史B.三里湾C.我们村里的年轻人D.山乡巨变E.布谷鸟又叫了2.据统计,我国至少有30个民族有创世史诗,南方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关于世界初创和洪水后再造的神话,如苗族的《》、纳西族的《》、白族的《》、彝族的《》和藏族的《》等。A.阿细的先基B.创世纪C.苗族古歌D.开天辟地E.狱猴变成人3.80年代,随着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作家的创作个性逐渐体现出来,一些作家别开生面地提出了“民族文化”的审美概念,这类创作中的代表作,有被称为“乡土小说”的的《蒲柳人家》、《瓜棚柳巷》,有被称为“市井小说”的的《烟壶》、《那五》,的《神鞭》、《三寸金莲》,的《小巷人物志》系列等,也有以家乡纪事来揭示民间世界的的《受戒》、《大淖纪事》等。A.刘绍棠B.汪曾棋C.陆文夫D.冯骥才E.邓友梅4.80年代中期,戏剧创作与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化”倾向相呼应,也出现了一个“文化热”现象。从1984年的《红白喜事》、1985年的《小井胡同》、的《野人》,到1986年以后的《狗儿爷涅槃》、的《桑树坪纪事》、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等都充分显示了戏剧创作文化热的成就。A.锦云B.朱晓平C.魏敏D.李云龙E.高行健5.进入80年代后,军旅文学的格局变化被概括为“两代作家”和“三条战线”。其中,在“三条战线”中,当代战争题材首先引起较大反响的是充满生活情趣的《西线轶事》,两年后,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在英雄主义基调上继续坚持军旅文学的思路;和平军营题材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他的《射天狼》不仅奠定了他在军旅文学中的地位,而且也为军旅文学小说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历史战争题材以的《皖南事变》为代表,多以写实为主,追求史诗效应和英雄主义悲剧格调,以后,青年作家的加入使作品的个性色彩得到加强,主要有莫言的《红高粱》、的《灵旗》等。A.李存葆B.乔良C.朱苏进D.徐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