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邻家****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3-山东师大附中2016级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文科)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B.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C.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D.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2.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他们不是“君王诸侯的世系”,自然也不是“士及庶人家族”。由此可推断,这种“世族”()A.属于西周时期分封的地方诸侯B.春秋时期往往可议决国家大事C.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力量D.一直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利益3.春秋晚期,孔子(前55l~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表明()A.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B.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C.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D.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4.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A.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B.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5.表1正月命女红趣织布二月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夜为袷三月清明节,治蚕室。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六月命女红织缣缚八月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彩色,擘绵治絮,制新浣故十月培筑垣墙……可析麻,趣绩布缕表1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A.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B.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C.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6.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弼之撰《十八州士族谱》,共七百多卷。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谱学盛行反映了()A.士族用谱学挽救衰亡的命运B.士族注重本家族的谱系C.突破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D.谱学是选官的重要依据7.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封建社会一种成熟的皇位继承制度。但有学者根据二十四史的本纪对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做了计量学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国秦到清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大概2/5的皇帝是依靠嫡长子继承制登上皇位的。对此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A.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不一致性B.历史结论的发展性和历史认识的多元性C.制度的原则性和实行的灵活性D.史实的客观性和历史解释的主观性8.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是()A.皇帝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特权政治B.中央高度集权的特权政治C.打着“国民幸福”旗号的特权政治D.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9.元史专家箫启庆认为,元朝视儒士与僧侣一样,为了救济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甚至沦为奴隶的儒士,元朝特别设立了“儒户”,让部分读书人取得优先赋役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储备人才的用意。比较而言,成为儒户的读书人,其地位应在贵族、官吏之下,与僧侣相同,但较一般民众为高。这种说法()A.不符合元朝读书人的真实生活状况B.体现了不同学者对史料的不同解读C.揭示了元朝文化落后的政策原因D.为认识元朝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10.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