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点大全.pdf
上传人:傲丝****账号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点大全.pdf

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点大全.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物质乙为H2C.该反应的生成物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3D.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有示意图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A3B=B2+3A2;由分析得: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正确;B.不能确定该反应中物质乙的名称,错误;C.该反应的生成物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6:2=1:3,正确;D.该反应前后化合物中A、B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生成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故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正确。1故选B。2、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酒精燃烧C.矿石粉碎D.蜡烛熔化答案:B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A、湿衣服晾干是水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是化学变化,故正确;C、矿石粉碎是矿石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蜡烛熔化是蜡烛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B。3、对下列物质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金属单质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D.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化合物答案:D解析: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正确;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说法正确;2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说法错误。故选:D。4、瑞德西韦(C27H35N6O8P)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瑞德西韦的说法正确的是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B.瑞德西韦由五种元素组成C.瑞德西韦相对分子质量为602gD.瑞德西韦中含有35个氢原子答案:B解析:A、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B、瑞德西韦是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C、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12+35×1+6×14+8×16+31=602,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D、瑞德西韦是由瑞德西韦分子构成的,1个瑞德西韦分子含35个氢原子,说法错误。故选:B。KSOKHPO5、在24和24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该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100-X)%B.(100-1.5X)%C.(100-3X)%D.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由于S和“HP”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均等于32,所以可以从质量角度将S替代“HP”,都变成“”,可知其中SOS与O原子的个数比始终是1:4,4与4O的质量比为96:64,由此特殊的定量关系,可将“”的质量分396X%=1.5X%数换算为含O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即“”的质量分数=64,则K的质量分数为1-1.5X%=100-1.5X%%。实验题6、如图是明明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进行过滤的操作。(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2)操作前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填序号)。A.B.C.D.(3)图中缺少的仪器是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操作中的另一个错误是______。(4)改正错误后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______。(填序号)①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②滤纸与漏斗之间没贴紧,留有气泡③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④滤纸有破损⑤烧杯尖嘴没有紧靠玻璃棒⑥接滤液的烧杯本身不干净SO4(5)上述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4(6)改进后过滤,小明向过滤后略带颜色的滤液中放入______来除去颜色和异味,得到澄清透明的水。答案:(1)漏斗(2)D(3)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管口与烧杯未紧靠在一起(4)①④⑥(5)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6)活性炭解析:(1)仪器a是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漏斗,故填漏斗。(2)滤纸两次对折,然后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撑开,选项A、B、C操作正确,选项D从中间分开,液体直接从缝隙流下无法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