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经验的启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经验的启示.doc

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经验的启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经验的启示市规划局浦口直属分局张弨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不仅增强了国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更为新加坡的发展寻找到了突破口,培育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至2009年,新加坡连续10年赢得最适合亚洲人居住城市这一称号,同时,随着经济、交通、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发展,新加坡更是成为全球最佳经商地点,竞争力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花园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建设“花园城市”不仅是种植和绿化,还包括了编制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部门协调、景观设计、民众参与等等内容,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新加坡通过40多年的实践,经历和积累了许多经验。1.把“花园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国策。新加坡早在1965年就成立了“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委员会由国土局、市区重建局、建屋局、陆路交通局等部门首脑组成,专门负责制定各项政策和措施,出台了有关绿地的供给、执行与建设、保护政策等各项建设法规,使得土地的供应、建设的协调、绿地的保护等等都有法可依。正是由于长期的坚持和统一的领导,确保了建设工作的科学性、连续性和严肃性。2.从“花园城市”到“花园里的城市”,与时俱进,理念、内容、措施不断更新。新加坡从一开始以绿化街道和建造公园为主,到在绿地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和加强垂直绿化,发展主题公园和建设公园联道系统;从制定道路专项绿化规划,到制定园林绿化规划总蓝图和街道景观总蓝图,明确公园面积绿地指标;从投入绿化建设,到保护现有自然遗产,增加生物物种的多样化;从政府主导,到推行民众参与绿化计划,建立城市绿化与生态中心,实施提高园艺景观行业水平计划。40多年来,伴随新加坡城市发展,“花园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内涵也不断延伸,实施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绿化建设的系统性、功能性、参与性更强,新加坡绿化建设已经进入“花园里的城市”的新阶段。3.高度重视制定各类控制“蓝图”和计划,通过规划实现建设的统一管控。新加坡专门设立了“绿色和蓝色”规划部分,分别制定了“园林绿化规划总蓝图”、“公园及水体总蓝图”、“街道景观总蓝图”,作为规划建设实施的依据。同时,为了保护现有的各类绿化环境,新加坡还划定了自然保护区和树木保存区,制定了绿化遗迹路保护计划和古树保护计划,将树围大于一米的已成长树木和绿化遗迹老路纳入保护,在建设过程中尽量保留。科学的规划确保了发展过程中城镇化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平衡关系,统一执行的规划则使各专业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行动得以协调一致。4.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指标,保障绿化建设落到实处。新加坡制定了道路绿地规范,在道路断面中明确规定了绿化的范围,包括分车带绿地、地下管线铺设绿带、种植绿带等,在道路建设时即由陆路交通局实施绿化。在地块开发时,新加坡也规定了沿地块边界设立3-5米的绿色缓冲区,保证了道路绿化向开发地块的延续。在总体层面,新加坡规定了0.8公顷每千人的园林绿地指标(专指具有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公园,而不包括自然保护区、道路绿化等),在每个建屋局建设的镇区中应有一个10公顷的公园,每个居住区500米范围内应有一个1.5公顷的公园,在私人开发项目中每千人应有0.4公顷的开放空间,等等。明确的规范和指标使得绿化建设在规划和实施阶段都有了具体的操作依据。5.通过多样化的绿化方式,实现与多种土地功能的集约利用。为了解决土地资源有限产生的绿化和建设用地需求矛盾,新加坡除了划定自然保护区、公园外,还致力于用地功能与绿化的复合,拓展绿化空间的渠道,如地面停车场的绿化种植及植草砖的广泛采用,加强天桥、立交、墙面等的垂直绿化,采用政府津贴鼓励开发地块和普通民众在屋顶和阳台进行空中绿化等。此外,新加坡还充分利用预留地进行绿化,将闲置土地和空地进行临时绿化或暂辟为树苗库等等。此外,新加坡绿化建设的投入、养护方式及绿化教育等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经验。其绿化投入95%为财政拨款,养护则采用了种、管、养分离的方式,向企业招标委托,强化绿化的管理养护。同时,还注意加强绿化教育,提高国民绿化意识,对损坏绿化等行为实行严厉处罚。由于新加坡在“花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不断努力和创新,最终在710平方公里、508万人的土地上,实现了47%的绿化覆盖率(1986年为35.7%),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不仅为国人提供了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高品质的生活、工作环境,更成为其国家城市的特色和品牌,并进而向世界各国输出其“花园城市”建设理念和经验,支撑了新加坡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对南京城市绿化建设的借鉴绿化也是南京城市的品牌。南京是1997年第四批公布的国家园林城市,2005年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南京举办,南京于2007年又被建设部确定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紫金山、雨花台、老山等城市(森林)公园,北京东西路、长江路等绿荫道路,共同构成了南京“山、水、城、林”城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