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docx
上传人:努力****幻翠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docx

202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八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童第周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争气的精神。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描写童第周勤奋学习的语句的根底上,理解课文内容。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领会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勤奋学习的。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课前准备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查找有关童第周的资料。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注意引导学生将他们质疑的问题进行归纳。二、学生自学课文要求:1、仔细认真地读课文,注意画出不懂的词句。2、再次读课文,思考我们刚刚提出的问题,把不理解的记下来。3、理清课文的思路,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童第周一定要争气的的事。三、初读课文,检查自学。1.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文要读通。2.提问学生上述问题。提出未解决的全班讨论。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4、提示学生识记字形,区别同音字。末字与未字区分开。未字上横稍短,末字上横长。试右边是式,没有撇。瞧是左右结构,左面是目,里面是两横。考下面不能多横。区分震与振,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也都有动的意思,但用法不同。振兴、振奋用振;震惊、震荡、地震用震。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法,进行辅助练习。例:末〔〕试〔〕震〔〕未〔〕式〔〕振〔〕绩〔〕愤〔〕退〔〕迹〔〕奋〔〕褪〔〕四、理解词义: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在学生质疑的根底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以愤字为例:愤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发愤。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愤字作为带点字,查字典,找出发愤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发愤一词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体会发愤一词在本课中是童第周在文化根底差,学习吃力,成绩落后的情况下,自己下决心努力学习。〔2〕依照上述方法,理解耐心、钻研、再三等词语。耐心mdash;mdash;字典中指心里不急躁,不厌烦。课文中指童第周不急躁,不厌烦,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剥掉了青蛙卵的外膜获得了成功。钻研mdash;mdash;指深入地进行研究,课文中指童第周不声不响地深入研究。再三mdash;mdash;不止一次,一次又一次,文中指童第周一次又一次地请求校长让他跟班试读。五、指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即:读通文。六、作业:熟读课文,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童第周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争气的精神。2.在理解描写童第周勤奋学习的语句的根底上,理解课文内容。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教学重点1.领会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勤奋学习的。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的哪两件事?二、抓住两次一定要争气,精读感悟文中两次讲到一定要争气,这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借助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可采取以下步骤开展教学: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带有一定要争气这个词语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一定要争气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让学生读文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文中两次争气的事情。第一次是讲童第周中学时由于根底差,成绩不好,经过刻苦努力,仅用半年时间就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得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心里想:一定要争气。第二次是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刻苦钻研,成功地完成了教授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的试验,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为中国人、为祖国争了气。3.句式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知道的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1〕童第周在________情况下,心里想:一定要争气。〔2〕童第周________终于为________争了气。三、学习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1.指名读1~3自然段,让学生思考: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心想一定要争气?2.指名答复后,出示重点句。〔1〕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2〕提问,讨论:再三是什么意思?他再三请求说明了什么?再三是一而再,再而三,即屡次的意思。请求说明是诚心诚意的。再三请求进一步表现出童第周当时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