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德为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以师德为重.doc

以师德为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以师德为重,用心灵育人审坡中学古代全才美誉的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涩的,但其果实是香甜的。”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我的成绩能够被领导和老师们所承认,这是我莫大的幸福。我深知,我并不是干得最好的,只不过是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娃娃学会了自己独立行走而已,这过程中,得到了领导悉心的关怀,得到了其他老师热心的帮助,我因此才一步步成长了起来。下面是我工作的点点滴滴。一、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需要一捅水我于1986年参加教学工作。教师要教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师者的风范、学者的傻气、书生的呆气。我的起点较低,原始学历是中师。很显然,这样的知识水平与一个合格的初中教师的要求是不相称的。怎么办?唉声叹气没用,怨天尤人更无用。唯一的办法是学习,学习中要不怕吃苦、勤奋努力、不辍进取。首先,我把周围所有的人都当成学习对象。我留心别人的言谈举止,留心别人的教育教学,无论谁我都尽可能地去发现他的长处和闪光点,然后学过来。年轻时,许多老师对我的知识、教育教学乃至做人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就是现在,我仍然向周围的人学习。其次是向书本学习,做到持之以恒。作为一名教师,教好学生是天职。要教好学生,我深知“欲耕处女地还得深深犁”。1992年至1995年,我参加三沟通学习三年,2001年至2002年又参加省电大的函授学习。多年来,我还通过不断的刻苦自学,使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基本满足了教学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对照现代教育理论与思想,不断反思过去,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认为,一个以教书为事业的人,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己,教育教学才会“为有源头活水来”而生生不息。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我深知:教不研则枯,研不深则殆,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教育科研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繁重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探索、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平时我十分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每年都订有几份教学杂志,还经常从图书馆借阅,或从书店购买,努力充实自己。为使自己跟上时代,我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购买了电脑,不断在网上查阅资料,学习最新的教改理念和最好的教法并用之于实践。从教二十余年,从未沿用过旧教案,每次备课都要重新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现状,体现课改理念,结合自己教育心得进行设计。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习惯于清贫的我,有时也难免不平衡。为了克服这种心灵的不和谐,我有两个办法。一是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定好位。我曾经问自己,我能够做商人吗?我发现自己没有那种智慧和才能。我能够做作家或学者吗?我发现自己先天不足。我能够当领导吗?我发现自己承受不了那种繁杂和劳累。于是,我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普通教师。其次是常怀感恩之心。我觉得一个生命的发展全赖于自然和社会的恩赐。尤其是当我们有了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也觉得是社会和祖国给我的恩赐,我应当为之而感恩。既然怀感恩之心,我们就不应计较待遇了,既然怀感恩之心,就不会因自己做了好事而指望别人回报了。于是心境和谐宁静,一心一意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乐此不疲。我不玩牌,也不下棋。我并非不喜欢玩,佛罗伊德说:“玩是人的天性。”我是善于把学习和工作转化为一种“玩”的境界。我把看英语,当成了“玩”;把设计课当成了“玩”备课游戏;把读书、写文章当成了“玩”心灵体操。“玩”过后,我便得到了一种心灵的充实与和谐。现在我可以这样说,我辛苦着,也快乐着;我付出着,也收获着。我感到很幸福!为推进我校英HYPERLINK"http://www.66yuwen.cn"\t"_blank"语的教学改革,我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了解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名教研组长,更要有科研意识,事事当前,带领老师开展课改活动。不仅要教好书,育好人,而且更要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带领英语老师们大胆开展教研探讨,开展课改活动。工作和生活中,我时刻开动脑筋去思索教育问题,分析教育现象,在思考中逐步提高。同时,我抽出时间撰写各类论文和心得体会,并积极参与校内外组织的各类教育实践,假期里参加学科的新教材培训,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英语教研组长,我带头讲公开课,攥写教改论文,在我的带领下,英语组一年来共写教改论文及案例设计十余篇,多次在各级获奖及发表。我一年来在各级网站发表教案三十余篇,发表学生优秀习作四十余篇,多篇教案、习作、论文被多个网站转载。04年,我的教改论文《英语教学方法浅谈》在省教育厅杂志上公开发表并获教改论文一等奖,06年,我的教改论文《初中英语趣味教学浅谈》经专家评审被“中国科教研究杂志”录用并被评为一等奖,既展示了自身的能力,也为学校赢得了一定的声誉。教育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和思想融合的过程,所以处理教育事件必须站在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