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时杨中学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背诵资料(必修)编写:高二历史备课组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2.理解古代中国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2)传统农业:铁犁牛耕①发展历程:A、出现:a、时间:春秋战国b、地区:农业发达地区B、普及: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C、发展:a、西汉:耦犁(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b、东汉:一牛挽犁c、唐代:曲辕犁②影响: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2、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1)基本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2)主要特点:①小农户个体经营②自给自足(主要)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④男耕女织⑤精耕细作▲中国的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形态)。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业:(1)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考古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2)商周: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出现负责指导蚕桑养殖生产的专职官员。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2)汉代:以长沙马王堆素纱禅衣为代表的丝织品技术高超,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有“丝国”之称。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3)唐代: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业作坊兴起。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4)宋代: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5)明清: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冶金业:(1)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2)商周青铜铸造水平较高,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3)春秋出现最早人工冶炼铁器。(4)汉武帝时代推行盐铁官营制度,汉代开始用煤炭作燃料。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借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进一步提高了冶铁的生产效率。(5)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3、制瓷业:(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2)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向瓷发展的过渡阶段。(3)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4)唐朝出现唐三彩(釉下彩绘),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赞美青瓷。(5)宋朝有五大名窑,即定窑、汝窑、浙江哥窑、官窑和钧窑。(6)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著名的瓷器产地很多,江西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工艺,粉彩瓷器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三、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商帮1、“市”的形成和发展(官办)(1)秦:明码标价,规范经营(2)汉:有专门管理机构,管理严格(如“五均”官)(3)唐:①“夜市”出现②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4)宋:①突破了原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A、空间:a、“市”不再局限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在宅屋之间b、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B、时间:官府取消了对私交易时间的限制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督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5)明清:城市中的商业区繁华,市镇兴起2、“草市”(1)含义: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2)特征:①远离城镇②交通便利③自然形成④受政府管理(3)发展:①南北朝:出现②唐代: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③宋朝:草市有了完备饮食服务设施。(4)意义:是官办“市”的有益补充,推动了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3、商业城市和著名商帮(1)主要的商业城市:①汉代: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开始形成(长安和“五都”)②唐朝:长安、洛阳、扬州(“雄富冠天下”)、益州(今成都)③北宋:汴京(即东京,今天的开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繁华的景象。)④元代:大都是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今北京,《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大都的繁华)⑤清朝: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2)